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學改革對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斷出現,并從不同程度上推動著教學質量的提升。研究性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將研究性學習運用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是一項有挑戰性的工作。本文就研究性學習的背景及課堂學習特點、研究性學習與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在課堂中的實施等方面具體探討了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18
  研究性學習是以研究為核心所進行的一種學習方法,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其主要是指組織學生通過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圍繞某一英語知識進行深入探索,找到與之相關的具體內容以及具體應用。與傳統的學習方法不同,這一教學方法側重于學生對于知識的主動探索,轉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由于高中階段的知識相對難度較大,借助這一階段知識特點,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深度
   由于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內容多、時間較短,如何進行高效的時間利用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創造條件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即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進行表面知識的學習,而是通過一定的深入思考與研究,掌握知識更深層次方面的內容。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很多教師都會采取預留預習任務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預習對知識進行大體了解,然后再由教師進行具體講解,深化學生的認識。然而受到具體條件的制約,學生的預習大多停留在較淺層次上,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很多學生對于教材內容也只進行大體瀏覽。為了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帶動性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法等其他具體的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度。
   二、課堂知識探究
   課堂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由于課堂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會進行深入分析,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幫助其解決。因此,課堂學習質量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課堂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學生來完成知識探究過程,即對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幫助學生解決。由于學生在課堂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問題可能是其經常遇到的,此時,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同時避免學生重復出錯。例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段落內容的分析,學生主要按照教師的思路完成理解過程。教師應該轉變這種模式,不再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而是讓學生獨自完成學習過程,對閱讀文本進行分析。由于學生在單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具體詞匯和語法理解的問題,其學習步驟也有可能出現意外問題,此時教師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糾錯。
   三、豐富研究性學習模式
   由于研究性學習方法既適用于難度較小題目的研究,也適用于難度較大題目的研究,但是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知識難度不一,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不同要求,學生進行知識探究所耗費的時間也不同。教師應該使研究性學習的模式多樣化,對于相對比較簡單的內容,由學生以個人的形式完成,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探索,則由多人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忽視了模式多樣化,無論難度怎樣,都由學生個人來完成,無形之中給學生造成了過大的學習壓力。研究性學習模式多樣化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興趣,由于多樣化的模式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學生的參與感更強。
   四、由教師進行高效總結
   當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完成某一具體知識的學習后,總結與歸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對知識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了解,但是如果沒有最后的總結,學生可能會出現遺漏部分內容的情況。為了使總結更加高效,這一部分任務應該由教師來完成,教師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引導者和旁觀者,對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了解更加清楚,對于學生研究性學習結果的準確性更加了解,在總結的過程中,教師要使總結全面化。例如當學生對某一具體文章完成研究性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歸納,先對知識性內容進行點評,指出學生在文章解讀過程中的問題,避免學生出現知識性錯誤。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通過適當的延伸來使學生對于這一閱讀文本的認識更加全面,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在總結的最后,教師也要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優點以及不足,提出改進的意見,促進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提升。
   雖然學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對知識的探索主要由學生來完成,但是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學生明確具體知識的重點。由于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會有進一步的加深,其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學生自身所存在的學習局限性,教師的引導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總之,由于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來說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與高中階段英語知識特點相符,這一教學方法是值得推薦的。
  參考文獻:
  [1] 梁海宣.論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8(10).
  [2] 鐘松紅.研究性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創新微探[J].高考,2016(15).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逢柺懈逢柖?2360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9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