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與讀書同行與經典同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生因為知識面狹窄,思維簡單,他們對于書本上的知識一般都是先記憶,再逐步到理解、應用的過程。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們多讀書。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讀書;經典誦讀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65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梢?,讀書的重要性。讀書是學生最必要的學習工具,也是通往世界的窗口。小學生因為知識面狹窄,思維簡單,他們對于書本上的知識一般都是先記憶,再逐步到理解、應用的過程。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們多讀書,讓他們聽見封存在文字里面好聽的聲音,讓他們在讀書中成為朋友,讓他們做有根的人。
  一、課堂讀書循序漸進
  1. 教師帶領學生讀書
 ?。?)每一分句每一分句帶讀。這種方式適合于低年級學生,便于掌握,也能彌補低年級學生年齡小、遺忘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給他們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2)一句話一句話的帶讀。這種方式為培養他們對單個句子的理解,這時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喜歡開口說話,敢于用所學過的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為寫作訓練打下良好基礎。(3)自然段的帶讀。這種方式是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的一種非常形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因為他們即將步入中學門檻,知識面也拓寬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也就是語感的養成,以便與以后的教育接軌。同時也是防止教師過多的干預,會抹殺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學生一片思維馳騁的空間。
  2. 學生自己自覺讀書
 ?。?)優生帶領弱生讀。由于學生間語言相似,利于弱生接受,使他們無心理壓力。不僅促進了同學間的友誼,也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2)小組帶領全班讀書。這樣既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又能培養學生間的競爭意識,達到以逸待勞的效果,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3)全體學生齊聲朗讀。這樣使學生對文章有整體上的認識,對于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和抓住中心思想起到推動作用。(4)學生放開手腳自由自在地讀書,讓每位學生都擁有一個自己讀書的環境,邊讀邊思,學以致用。只有自己讀熟了,書上的語言才能化成自己的語言。
  二、誦讀經典課外讀物
  1. 準備經典的閱讀材料
  當前市面上的課外讀物琳瑯滿目,要讓孩子們讀最優美、最規范、最生動、最形象的書,讀有童心、童言、童真、童趣的書,要根據不同學段孩子的年齡特點,精心為孩子遴選讀物。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社會交往比學前兒童廣泛,語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能有條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聽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在這一時期,盡管孩子們對故事的內容,只能以自己的觀點去理解,不能十分正確地把握和分析故事所蘊含的真正意義,但是,這個階段卻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頂峰時期。他們開始分辨現實與幻想的不同,對是非善惡也有自己粗淺的認識,他們喜歡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樣子進行一些社會模擬活動。這期間,孩子對模擬社會生活的動物世界的故事書、童話、寓言、卡通等圖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強、通俗易懂的書籍十分感興趣,例如《365頁兒歌》、小學版《格林童話》《懷特》《窗前的小豆豆》等,教師應及時為孩子推薦這類讀物,以滿足其閱讀的欲望。三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漢字,已能讀懂短篇和中篇童話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學段時更持久,可以獨自閱讀較長的一段時間,教師可以選擇《論語》和經典的詩詞、經典的格言、成語讓孩子們讀。五六年級的學生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廣泛,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懂得關心別人,同情弱者,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逐漸脫離絕對的自我中心,有了較明確的時空概念,能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多看電視新聞、多讀報,為學生提供或推薦表現神秘、玄奧、超自然的科幻讀物、富有哲理的歷史故事或人物傳記等,并讓學生閱讀部分精典的傳統著作。
  2. 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經典誦讀是個“慢活兒”,無法一蹴而就。葉圣陶先生曾說:“養成良好習慣必須實踐。換句話說,那不僅是知識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樣怎樣,未必就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庇纱丝梢?,孩子們知道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具備了一定的鑒別和選擇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習慣,還有必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
  一二年級的孩子識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長久,自主閱讀能力較差,這期間,教師可采用讓學生自己動手出《古詩小報》,對自己的讀書成果進行評比展示。這樣,可以讓學生多認識漢字,刺激其閱讀的欲望。三四年級的孩子隨著識字量的增多,閱讀能力有了提高,他們逐漸發現閱讀是自己的一種享受,喜歡一個人靜靜地閱讀,然后與別人交流、討論。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學生個體閱讀為主,鼓勵學生“讀書”“采蜜”——做讀書筆記或摘錄,這樣的積淀使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凡響,在作文中貼切地運用名言警句是很平常的事情。五六年級的孩子已開始學著以自己的觀點去看待社會和人生,開始注重自我價值的體現,這期間可以組織讀書比賽、演講比賽以及作文比賽等,給學生展示自己課外閱讀成效的機會。同時,通過課外的專題研究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培養合作意識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逐步形成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 嚴格要求,持之以恒
  首先,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有計劃的循序漸進。其次,教師一旦提出某種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不允許有一次違反,不允許學生有一次后退。尤其是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出不良傾向的時候,更須嚴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師要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特別留心去發現學生中由于好的課外閱讀行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的、正確的評價,讓個別學生的成功成為良性的刺激,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形成,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這樣,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從而達到自動化的程序,以至于某一天沒有進行有益的課外閱讀,沒有獲取到新的信息,反而會覺得別扭、不舒服。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與讀書同行,與經典同行。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朝陽小學   330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4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