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自主識字 快樂同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終身學習的觀念已經被廣泛關注,通過改變自身的知識結構來適應多變的外部環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研究知識的本質,就要了解“知識的表征”的概念,將知識表征應用于教學活動中,對于小學生自主識字、快樂學習以及建構知識體系具有重要作用。下文中筆者將對知識表征做出簡單解釋,并且探討如何將這一心理學概念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
  【關鍵詞】 知識表征;識字教學;小學語文
  所謂知識表征指的是信息在人大腦中的儲存和呈現方式,它是個體知識學習的關鍵所在。在學習過程中,人們會根據自己對知識的不同表征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和應用方法。針對小學生智力發展不成熟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供多種識字教學的方式,以便于學生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在課文閱讀中識字
  小學語文課文具有篇幅短小、圖文并茂的特點,并且課本的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較為密切,可以說其集教育性、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課本在編排生字方面是具有連續性的,一個單元需要學生掌握的生字和生詞會多次出現,并且遵循由淺入深的邏輯思維,有利于學生將新學習的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形成聯系,完成知識建構,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在閱讀中識字。
  另外,在課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知識表征融入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不完善,智力也不成熟,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之前所學的知識同當下所學相結合,使學生同化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系統,這也是認知建構主義心理學流派的主張。
  二、看圖識字
  圖畫相較于文字是一種更直觀的概念,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小學階段的教材中有大量的閱讀材料和對應課本內容的圖片,這些圖片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媒介,是指導學生認識事物且提高語言水平的重要載體。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字,還要引導他們多關注課本圖畫,在圖文結合中學習識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另外,除了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設有趣的與課本生字相關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課文,根據生字在課文中的分布和字形特點來識字。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板書,在黑板上分解生字的比劃,并且讓學生與教師同步練習。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在本子上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并且能更細致地觀察字形,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對中國漢字最早做出解釋的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國的漢字大部分是由音、形、義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復合體,也可以將其歸納成符號表征。識字具體來說是要求學生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利用獨特的知識表征方式在頭腦中建立知識系統。在識字的同時,學生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又會被激發和培養。所以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知識表征這一心理學概念,引領學生對生字進行分解,從字音、字形和字義等三個方面,引導學生理解生字,另外,中國漢字有許多多音字和相似字,為了避免學生混淆,教師在講授生字時,應該列舉出與所學內容在字音、字形以及字義上較為相似的其他字,并且引領學生對形似字進行分別,用一個字的學習引導學生記住與之相似的字,舉一反三,掌握了一條規律后就能觸類旁通,給識字教學的過程注入無窮的樂趣,不僅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數量,還能縮短識字的時間,擴大學生的識字容量,使小學語文教學更有效率。
  四、組織課外閱讀,鞏固、拓展識字
  目前許多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生字具有識字量大,回生率高,且字形復雜、難寫,字音、字義變化較大的特點,所以很容易出現小學生難以掌握的情況。因此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在閱讀中注重字、詞的鞏固與積累,此處的閱讀并不單純指課內閱讀,還包括課外閱讀。小學生課外閱讀除了學校統一訂閱的書籍之外,再就是家長單獨購買的,教師與家長應該達成一致,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目,在學校中多開展自主閱讀、師生共讀、親子閱讀等閱讀活動,讓學生投入到更廣泛的閱讀中去,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家長要引導低年級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到在感興趣的活動中讀故事書,識字,這不僅鞏固了其對課內生字的記憶,又在閱讀中學會了一些新漢字,達到了在閱讀中鞏固識字的目的。“在閱讀中識生字,在識字中感悟理解”,做到寓識于讀,識讀結合,切實培養小學生主動識字、獨立識字以及合作識字的能力,夯實其識字基礎,提升其讀寫能力。
  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閱讀識字大賽,讓每位學生準備一篇近期閱讀的文章,并且說出讀后的感想以及從中學到的生字,或者將學生分組,每一個小組列舉出一組與課本生字形似或音似的漢字,并且找出二者的不同之處。利用比賽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學會團結協作,共同學習,識字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總而言之,將知識表征這一心理學概念融入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是一種較為新穎且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學法方法,對學生自主識字、快樂學習以及共同合作學習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由于每個人的知識表征方式不同,所以小學生對不同方式的教學具有不同的接受程度,要想正確實行這種方法,使學生找到合適自己學習方法,這要求小學教師群體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識字,進行詞匯的積累,在圖文結合中對學生進行字形的記憶與指導,并且組織多樣化的讀書活動,加強家校聯系,在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體系的建構,快樂地識字。
  【參考文獻】
  [1]王曉燕.知識可視化視覺表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家長(下半月),2018(4):111.
  [2]郭亭亭.聽障兒童小學語文知識表征策略的實證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6.
  [3]華紀珍.淺談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數字化用戶,2018,24(51):1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1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