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教育的核心目標及實施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由于高中歷史教學不僅僅以具體歷史常識、歷史事件的講解為主,還插入了很多與價值觀念教育相關的內容,借助具體的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價值教育也是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之一。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根據歷史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價值教育目標以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本文結合價值教育的目標、原則與多年的高中歷史教學經驗,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教育的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118
由于高中歷史知識貫穿國內外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通過對眾多歷史事件與歷史問題的學習與思考,能夠幫助學生站在不同的史觀和角度思考歷史問題,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現代社會的發展。作為高中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在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下參與到社會生活過程中。高中也是學生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借助高中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啟發也是非常高效的形式,教師可以發揮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等多個方面的作用來進行價值教育。
一、發揮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
由于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主要是根據教師的指導來完成的,而教師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人,其自身的言行也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對于很多歷史事件和歷史問題的論述,部分歷史教師會加入自己的情感,雖然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但是由于教師的情感導向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而且對于同一歷史事件,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也會有不同結果。教師應該本著中立原則指導學生客觀看待歷史事件,同時發揮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歷史問題。例如在鴉片戰爭的教學過程中,鴉片戰爭導致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巨額的賠款也導致人民痛苦不堪。但是作為我國現代化的開始,鴉片戰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鴉片戰爭,學生既要認識到其對于我國的不利影響,也要認識到對于我國國家轉型的推動作用。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知識時,必須本著客觀的原則來進行論述與評價,避免對學生產生誤導,客觀評價歷史問題也是學生價值觀念的體現之一。
二、多角度審視歷史問題
由于很多歷史問題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與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如果沒有從當時的角度出發,很容易會對這些歷史問題產生錯誤的認識。作為歷史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多角度審視歷史問題,拋棄片面化看待問題的方法。由于多角度審視歷史問題,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歷史問題在不同角度下所產生的不同影響,對于某一歷史事件而言,往往會有積極、消極多個方面的影響,從多角度來看待這一歷史事件,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還會啟發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價值觀念是指學生對于某一問題的看法是否客觀,從不同的史觀來看待某一歷史問題可以教會學生辯證思想的應用?,F代史觀、唯物史觀等都是常用的歷史研究方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了解不同史觀的角度問題,教師可以先把具體的理論講解給學生,然后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史觀下對某一歷史事件進行分析。由于學生在高中階段所接觸的歷史考試題目也涉及史觀層面,組織學生進行這種練習還有助于推動學生的歷史學習,提高其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三、課外歷史知識拓展
由于教材資源是有限的,教師可以通過課外知識拓展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教材中沒有講解的內容,然后通過適當講解,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針對這一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對知識拓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選擇,根據當下的時事熱點,選擇那一部分既與歷史事件有所關聯,又與當下的社會有一定聯系的內容。通過這一內容的講解,有助于學生的歷史學習,在對學生進行價值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看待歷史問題,啟發學生正確看待當下的社會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對課外知識的拓展,結合當下的社會發展情況,組織學生對某一事例進行分析是非常有效的。由于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條件,組織學生對當下的社會發展進行思考不僅需要學生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問題,還要結合社會發展的情況與歷史階段。
四、增進學生對歷史文化的了解
歷史文化也是歷史的重要體現之一,在對學生進行價值教育過程中,增進學生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我國的歷史文化也是幾千年歷史的積淀,很多文化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發展背景和發展情況,也是當時人民生活的直接映射。通過對歷史文化的學習和了解,能夠幫助學生對比古今的社會發展情況與文化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詳細分析與講解,增進學生有關歷史文化,不論是實物文化,還是精神文化,都是值得學習的。例如在“戊戌六君子”有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史實,教師還要通過適當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到他們所傳達出的精神力量。在國家轉型時期,總有一些仁人志士不惜為了國家進步而犧牲自己,這一精神文化也是值得學生學習的。
當下社會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死讀書的人,掌握基礎的學科知識僅僅是基礎性內容,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具備較強的個人素養,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價值教育是引導學生形成價值觀念的重要教學方式,隨著高中生年齡的不斷增長,認知水平也有所提高,進行價值教育不僅符合具體的教學要求,也是學生自身能力與素養提升的需要。借助高中歷史這門學科的具體知識與教學來進行價值教育,可以充分發揮歷史這門學科知識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潘 風.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教育的核心目標及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8(5).
?。ㄗ髡邌挝唬汉笔∈呤兄裆娇h第二中學 4422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5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