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析高中教育的大眾化定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提高高中教育發展的運行效率,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高中教育發展的大眾化定位,以此為重點,主要探索和深入研究高中教育發展階段的毛入學率標準的爭議和綜合判斷我國高中教育發展階段這兩方面的問題,最終協調高中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高中;教育;發展;大眾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126
  一般的高中教育應該被定義為對高中教育任務和性質的最基礎認識[1]。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人會認為高中教育是籠統的普及化、大眾化的教育,這兩種概念是不容易區分的,另外還有批判性文本對教育和精英的定義不同更導致區分不是很明確。經過研究表明,現今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定位不太明確[2]。所以,為了明確高中教育發展的目的,對建設有效的高中發展教育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能為高中教育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高中教育發展毛入學率標準的爭議
   美國學者馬丁·特羅曾提出了教育發展階段論,在此理論中馬丁·特羅將高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大眾教育階段、精英教育階段和普及教育階段,這種劃分對高中教育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其既是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具體闡述,也是對發展維度的宏觀認識,其影響高中教育最大的應該是毛入學率這一指標。我國根據馬丁·特羅的高中教育階段論和日本學者藤田英點的教育學觀點,將毛入學率在15%以下定義為精英化階段,將毛入學率在15%到50%之間定義為大眾化階段,而普及化階段是毛入學率在50%-100%。另外,普及階段又分為高級普及階段(毛入學率≥90%)和全民教育階段(毛入學率≥95%)。
   上述理論對我國高中教育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此理論也被大量學者引用作為參照標準或更深入研究,對高中教育做更好的界定。但是此理論在運用過程中會有很多繁雜之處,如在《要加強民族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中將德國的高中入學率作為評判標準時判定德國的高中教育為精英教育階段的結果。顯然這個判定結果是存在問題的[3]。
   另外,完全依靠標準去界定教育發展階段也是不準確、不規范的。例如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的階段完全依靠此標準,若實際的毛入學率達到15%時,教育階段就該是大眾教育階段,很顯然這與教育常識是相違背的。我國教育的基礎要求是每個國民都能享受終身發展過程中的文化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從而滿足其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最根本要求。作為國家,也有責任、有義務滿足每個公民最基本的受教育權利,盡量做到公平公正?,F今我國的教育教學文件上都將毛入學率達到85%的作為基本普及階段,然后將毛入學率95%以下或85%以上的叫做普及階段。從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狀看,這個對教育階段的界定更加符合實際,更加標準。所以需要對精英教育階段的毛入學率的標準重新界定。二十世紀末,我國的毛入學率基本徘徊在20%-30%,那時高中階段的教育主要目的是為高等教育選擇優質人才,然后對其經營教學模式,其實質是對文理的重視,而當時的高中升學率非常不好??v觀二十世紀之前的教育,雖然教育發展階段的獨立教育并不明顯,但是其發揮了信號篩選的功能以及國家和社會對優質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畢業生的良好反饋,高中生也十分受人尊敬,他們可以勝任社會中的許多職業。在此基礎上,選擇30%的高中教育作為經營教育界點。到21世紀之后,我國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50%以上,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入學率方面城鄉差距較大。例如在2012年,城市毛入學率在95%以上,相對農村只有50%至60%,所以更應該在高中階段教育中的毛入學率上縮短城鄉差距,從而減少資源的不平衡分配,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對高中教育發展過程中進行綜合判斷
   高等階段的教育理論并非是對一個數量和規模的定義,也不是導致教育質量下滑的因素,它還擁有更加豐富的含義。在教育發展階段,加強對高中教學內容、教學體系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管理,肯定會讓高中教育教學有一個跳躍式的發展,讓高中教育階段發展失去其固有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在此大背景下,需要我們對高中教育發展進行判斷,并進行歸納總結。
   通過研究發現,教育規模的大小對于教育階段的發展而言,它只是其中的一個比較簡單的表征,相對于較高的教育階段的發展,能夠表現高中教育階段發展的是精英化階段、大眾化發展初期?,F在教育教學的內涵指標通常只有教育經費、課程設計水平和師資力量等有關因素。對上述指標進行分析,即可判斷出我國的教育發展水平是否已經達到了普及化與大眾化的水平。針對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現象表現更加突出,對于經濟發達地區,高中教育發展可能大部分都達到了普及階段,而經濟落后地區可能才剛到普及教育階段或者大眾階段。
  高中學生更接受哪種教育形式呢?是大眾化階段的高中教育還是需要進一步優化的教育形態呢?顯而易見,面對國家和社會的需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增加改革的力度,增加高中教育轉型,不斷朝著社會穩步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和諧穩定。
   我國高中生數量逐年增加,這說明隨著適齡人口的增長,高中的普及化程度也在不斷增加,相對而言,高中對教育發展大眾化的定位的矛盾也在不斷加深,這更加深化了高中教育發展的轉型。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教育發展大眾化的定位是適應現在高中階段發展形式的,大眾化的特點是多元化的,具體體現在能夠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凸顯時效性、選擇性以及基礎性,減少發展的不平衡性,從而推動高中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丙成,陳如平.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綜合發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3(9).
  [2] 薛海平,唐一鵬.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經費投入:現狀、問題與建議[J].教育學報,2016(4).
  [3] 劉寶存.要加強民族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J].中國民族教育,2015(12).
 ?。ㄗ髡邌挝唬汉颖笔∪邮械诙袑W高二24班 0652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6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