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孩子進入青春期,常出現很多叛逆行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由于教育方式不當,常出現教育效果不佳、束手無策的現象。這一現象已成為普遍問題,也是家長感到十分棘手又必須解決的問題。為解決家長教育孩子難這一問題,本文通過列舉家長教育孩子常出現的不良做法,讓家長明白應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在此基礎上,指出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必將對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方法;青春叛逆;家長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112
學生步入中學時代,年齡增長,心理變化,思想波動,逐步進入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會出現對大人的批評反感,和父母唱反調、頂嘴,不聽話,不理睬父母,破壞性行為過多,易沖動等行為。作為父母,可能也想盡了一切辦法,但就是效果不佳,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點拙見。
一、叛逆期是孩子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不必擔心
人生要經歷三個叛逆期?!皩殞毰涯嫫凇薄皟和涯嫫凇薄扒啻号涯嫫凇?。它是人生不可回避的三個階段。作為家長,我們只需要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
二、青春叛逆期,家長教育孩子的忌諱
進入青春叛逆期后,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常會出現偏頗。這些方法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往往會適得其反。
1. 方法簡單粗暴。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后,一些父母往往會采用“一說二罵三打”的做法教育孩子。這些“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會疏遠與孩子的關系,甚至會激發惡性事件。
2. 無休止的嘮叨。父母無休止的嘮叨是跟不上孩子發展節奏的教育方法。它會讓孩子失去認真傾聽的欲望,會讓孩子失去對家的眷戀,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會讓孩子產生不自信心理。
3. 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孩子進行對比。每個孩子都具有不同的個性,有各自的優缺點,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如果用自己的孩子同別人家孩子對比,會使孩子感到自卑,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使孩子產生無力感,從而導致他們在內心深處疏遠親情。
4. 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整天盯著孩子的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家長緊盯孩子的不足,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會使得孩子對自己的不足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會強化孩子某種不足的心理暗示,使孩子變得膽怯、不自信,甚至連孩子的優點都會受到消極的影響。
5. 不尊重孩子,不放心孩子。中學生有了一定的思想。因此,家長應該信任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不放心孩子,會讓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
6. 不與孩子溝通。一些家長總喜歡尋找各種借口,不愿意與孩子溝通。這樣,家長就很難了解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長往往會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去判斷孩子的行為,從而讓孩子受到傷害,讓孩子失去方向。
三、家長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的正確方法
1. 理解包容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增強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開始用自己的大腦去審視一切,用批判懷疑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們希望父母尊重自己,平等對待自己。所以,孩子出現叛逆應該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應該予以理解、包容。
2. 傾聽孩子的心聲。青春期,孩子往往會出現很多“非正?!北憩F。這些“非正常”表現背后一定有一個正當理由。這個時候,父母坐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則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注和支持。而對青春期內心動蕩不安的孩子來說,父母不帶價值判斷的傾聽,更是讓孩子表達溝通意愿、建立親子之間信任關系的重要基礎。
父母在傾聽時也要注意方式。(1)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傾聽者、知心朋友。這樣,孩子自然愿意拿出他的心事與父母分享。(2)在傾聽孩子時,要注視孩子,與孩子保持目光接觸,不要東張西望。(3)把握傾聽的時機。傾聽的最佳時間是你和孩子獨處時,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敞開心扉。(4)保持自然放松的微笑,表情隨孩子談話內容有相應的變化,恰如其分地點頭。(5)不要打斷孩子的話,那樣會讓孩子覺得你不夠尊重他,從而影響信任感的建立。
3.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失時機地予以表揚。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孩子今天的錯誤,明天也許會改掉。因此,家長應該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及時予以表揚鼓勵。鼓勵可以采取口頭鼓勵、豎起大拇指點贊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等方式。
4.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一個家庭矛盾四起,吵架不斷,罵聲不斷,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生活,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他怎會感受到家的溫暖。久而久之,吵架、罵人便成為孩子的一種自覺行為。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做好榜樣,讓自己的家庭變得和諧、溫暖,充滿愛意。
5. 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要正確引導孩子。中學生思想活躍,敢于嘗試。所以,只要孩子愿意做,家長應予以鼓勵,讓孩子有自由空間。孩子嘗試成功,家長予以鼓勵;孩子嘗試失敗,家長幫孩子分析原因,給孩子以教訓,促進孩子成長。
6. 要民主,不要權威。孩子是家庭的一名成員。他想在家庭中享有一定的發言權。所以,在很多問題上,家長可以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不能總認為“你一個孩子,能懂什么?”現在的初中生不一定比家長懂得少。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當今信息發達的時代,所以,家長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為孩子成人奠定基礎。
作者簡介:王志科,1963年11月出生,男,漢族,陜西西安人,任教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白廟中學。一級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及班主任工作3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
?。ㄗ髡邌挝唬宏兾魇∥飨绦聟^秦漢新城白廟中學 7120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