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傳統班級文化建設是以固定的行政班級來進行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采取的是分類施教的方法,關注的是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進而使得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得到最大化發揮,有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對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進行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班級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98
  新高考改革就是通過推進體制改革來實現招考分離,其目的在于完善綜合評價,凝聚改革共識。傳統班級文化建設是在固定的行政班級為對象,走班制重視的是學生的成長需求,通常是他們結合自己的興趣、愿望以及發展需要選擇層次班級。走班制可以為學生打造開放化的教育環境,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高考改革下走班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能夠促進多方交流和互動,對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一、創設和諧的走班環境
   走班制脫離了固定的行政班級,每個學生在適應班級環境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創造力對其進行改造,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學生的潛能在走班中得到發揮,能夠進一步釋放天性。走班的學生基本上都有共同的需求,新高考走班模式通常都是以課程作為牽引的,也就是將有共同學習需求的學生集中在一個班級中。這時要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就需要以學生的求知價值為出發點,尋找他們共同認可的課程中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和育人元素,在班級環境的布置上融入這些學生共同認可的元素,這樣就能增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可以讓他們互相激勵和互相幫助,進而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班級文化建設是一種文化傳統,會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他們自覺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就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會認同這個班集體,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學習觀、行為觀和道德觀等。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必須要認真分析走班中的每個學生,班級的文化建設要體現群體效應,不管是在班級氛圍還是在班級環境上都要契合這一點,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二、開展多樣化的走班活動
   走班制班級中的學生和傳統行政班有明顯區別,主要表現在學生個體的多元化上,這是因為這個特征也使得走班活動形式更加靈活,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組織多種活動。上面已經提到過,走班制的學生既有個性差異,又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標,新高考改革走班制大多數以課程牽引,也就是說這些學生對走班制中的課程有著共同認可。針對這種情況,走班制班級文化建設要以課程認知為導向,讓擁有差異化認知的學生共同參與到課程活動中,這些學生會因為對課程的共同興趣,或者是相同的課程學習目標等,積極地投入到走班活動中,然后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彼此之間的關系會更加親密,這樣就能形成良好的走班氛圍。走班不像固定的行政班級,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班級文化建設的難度要大于一般的行政班級。所以,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文化建設要善于捕捉教育時機,在開展班級活動的過程中抓住有利契機,將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放大,為創造性的發揮提供空間余地,這樣既體現了走班教育的機智,還能打破固定的線路和行程,使得走班制班級文化更具有生命氣息和張力。走班制下的班級文化建設要聚散結合,也就是說要組織一些具有共性認識的文化活動,走班中的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具有普遍認可度,通過這樣的文化活動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使得班級中學生個體的異質逐漸向著同質發展。另外,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開展一些個性化的文化活動,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讓他們成長中的個性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這也稱之為“散”。走班制采取聚散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共性活動中增強對彼此的認識,在個性活動中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進而提高他們對班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三、建立健全走班制度
   走班班級和常規的行政班級有共同之處,也就是需要建立班級制度,走班的班級制度不僅包含學習和考勤,還涉及懲罰和獎勵等,由于走班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這也就決定了走班中的班級制度也具有極強的動態性。走班班級制度的形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剖析班級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班級制度,增強班級制度的實效性。在以班級問題為切入點制定制度后,在實行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磨合,既有來自群體的又有來自學生個體,走班制中班級制度是不是科學合理,在推行的過程中就可以檢測出來,制定能夠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就說明制度是有效的,然后根據磨合的情況對制度進行完善和優化,讓走班制度可以得到普遍的認可。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要為學生營造開放多元的班級環境,以便滿足學生成長個性化差異需求,讓他們在釋放天性和發揮潛力的同時,增強他們對走班班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汪 濤.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文化建設實踐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9).
  [2] 張雅楠.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班級管理模式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7.
  [3] 王一凡.際會與重構:走班制班級文化建設策略[J].中國德育,2015(24).
 ?。ㄗ髡邌挝唬航魇∧喜械谌袑W 3300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6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