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書畫”教育實施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時代給書畫的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本研究在解讀“互聯網+書畫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對“互聯網+”在書畫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思路進行設計,期望能對國內“互聯網+書畫教育”建設帶來一些啟發。
  關鍵詞:互聯網+書法;文化產業;創新
  1 實施共同體
  1.1 網絡應用——以“墨池”為例
  目前依托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與app、網頁的“墨池”就是“互聯網+書畫”教育的例子。墨池邀請書畫界的專家學者入駐,匯聚各種資源,為不同層次的用戶提供基礎教程、專項教程、進階教程、國學文化、展覽信息等多種學習資源。選擇一門課程打開后,即可看到老師介紹、課程介紹、課程形式、教學大綱與學員評價等內容。同時,新加入的會員還可以享受一元聽首節課的服務,給用戶們試用產品進行學習的機會,感受網絡新型學習形態的益處。
  “墨池”學習平臺上入駐的老師均為書畫界名師,“墨池”平臺的出現給了很多人享受到名師課程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習者享受到夢寐以求的高質量學習資源,也讓這些名師們桃李滿天下。優質平臺吸引優質教師,優質教師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優質教育資源吸引大量優質學生,最終實現平臺、教師、用戶的三贏。據悉最早創辦網絡書法的是廣東的一位現代書法家湯永華,他最早將網絡元素引進書法創作過程當中去。一開始是使用網絡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外國的小朋友,之后又不斷創新,創作了大量的網絡書法作品,再通過一些新興的軟件做載體發送給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書法愛好者,受到廣泛好評。[1]
  1.2 學校
  學校作為人類文明的搖籃,承擔著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應試教育放大了學校的選拔功能,忽視了學校的藝術漸染作用。學校正在轉變為一個個為高考而生的“加工廠”,書畫、音樂等藝術課程被迫消失在學生的視野之中。即使留存了相關的藝術課程,學校的忽視、課程的隨意性、學生的不重視,也使這些課程喪失了應有的光芒。
  但是,大量實踐證明,學校的藝術活動能讓學生情感得到陶冶,思維得到拓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書畫藝術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培養更加適合未來創新發展的人才。[2]藝術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和鑒賞能力。藝術就如同一個調色盤,為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一抹亮色。長期進行書畫等藝術培養,不僅可以涵養學生的氣質,浸潤心靈,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個人能力,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1.3 書畫產業
  在傳統觀念中,產業化對于“文化”而言是一種“褻瀆”。傳統書畫的文化性毋庸置疑,但也正是其“藝術性”被突出強調,使得商品性受到壓抑,不少精心創作的作品得不到“等價交換”,進而抑制了傳統藝術的發展。[3]書畫產業化不僅僅是以買賣為目的,而是為了書畫文化能夠以更廣泛、更普世的姿態融入當今社會。規范、健康的書畫產業化,有利于書畫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們能夠走近、欣賞、喜愛、傳播書畫文化,在整個社會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增強人們對于書畫文化的認同感,有利于書畫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爱a業化”三字不是對書畫文化的輕視,而是為書畫文化開辟了新的發展天地。
  2 建議
  2.1 規范書畫培訓行業,推進書畫教師資格認定
  在發展互聯網+優勢的同時,政府要綜合各方考量,明確書畫教師的角色特殊性和自身承擔的責任,與其他科目教師區分開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書畫教師資格認定規章體系,有序、合理的推進書畫教師資格認定,為社會、學校輸出合格的書畫教師。面對社會上的書畫培訓機構,政府要加強監管和審定,確保社會效益在前,經濟效益在后,真正發揮書畫教育的藝術性,大力推動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
  2.2 共建書畫教育資源集成平臺
  在書畫培訓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各學校往往有著自己的教材內容,教學體系。老師與老師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往往缺少專業性的溝通交流與借鑒學習。資源匯聚平臺的建立無疑是一個書畫教學界壁壘的突破,讓整個行業受益,協同前進發展。
  3 推行意義
  3.1 享受書畫的個性化學習
  “互聯網+書畫”教育系統通過大數據、泛在網絡等技術收集各類書畫學習資源,并推送相應學習視頻及資訊信息,為用戶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實現個性化書法國畫教育。
  3.2 傳播書畫傳統文化,響應文化自信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成為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盎ヂ摼W+書畫”教育系統能夠大大優化書法國畫的學習,助力實現“人人知書畫,人人能書畫”的美好愿景。
  3.3 支持書畫終身教育
  書畫學習是一個歷久彌新的過程,每一次的學習都會使學習者收獲新的體會與經驗。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活到老學到老已經成為生活常態,書法國畫的學習也是如此。
  3.4 以平臺經濟模式,帶動就業
  “互聯網+書畫”教育系統借助平臺經濟模式,視頻資源供應者和書畫教師可在平臺分享學習內容、直播教學過程、提供技法指導等,獲得流量和收益分成。加之與各類書畫用具供應商合作,以此來盤活書畫用具市場,促進就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社會呼喚書法應用功能的時候,絕不能把書法視為工具,應當重視其文化內涵,發掘其對審美思維的滋養,傳承書法育人的本體功能。[4]
  3.5 隨時隨地學習
  “互聯網+書畫”教育構建的平臺依托移動端,輔以PC端、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通過隨時隨地進行書法國畫學習,提高個體書畫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垚,孫超平.“互聯網+書法”領域的文化產業創新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48-51+72.
  [2]楊瀟瀟.小學階段強化書畫藝術育人功能的教育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3]沈毅玲.詔安書畫資源產業化模式探討[J].東南傳播,2010(06):136-138.
  [4]郝春燕.互聯網+新“非書寫”時代書法學學科機遇[J].藝術教育,2018(21):65-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1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