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成為時代的標志性名詞,經濟體制的不斷改變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也隨之改變,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標志著信息流通的不斷加快,網絡科技的迅速普及,這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只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科技手段進行改革和發展,才可以幫助企業在發展的大潮之中處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內部控制
   一、引言
   在傳統會計中,使用授權批準和崗位職責分明及合法合理性受到極大的重視。但是在網絡財務環境下,傳統能夠有效運行的制度難以適應現代發展的要求,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等安全性。內部控制的范圍較以前延伸到了網絡和系統兩方面,重心也更多的相應轉移。內部控制主要是針對網絡系統的安全性、數據管理等方面。針對這些變化,內部控制的措施也相應改變。在“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中,控制方式較為隱秘,控制手段也難以實施,具有局限性。這些的變化都加大了內部控制的實施。此外,“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設計基本忽略了審計工作開展的需要,提供的審計線索很少,使審計工作不得已的提高技術水平,增加了工作難度。
   二、“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的失真問題
   數據的真實性是企業進行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網絡信息的輸入方式是采取的分布式方式,取得信息的來源范圍很廣,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也使信息能夠具有一定的共享性。數據輸入的操作失誤或其他人為原因的疏忽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職責不分明而導致會計信息不能夠得到有效地監控也會致使會計信息不真實可靠。在交易時,傳統的賬單確認方式是依靠鑒章的方式來保證憑證的真實性,明確經濟責任。但是在網絡經濟環境下,以往的方式不再合適,存在電子憑證、電子賬簿會被篡改卻難以發現錯誤的情況,達不到傳統的目的。信息輸送方和接收方都將會對傳送過程中的信息是否正確而保持懷疑。例如上市公司綠大地為了追求額外的利益,有預謀的修改財務信息,例如偽造合同、票據和銷售退回等手段。會計信息的存儲管理也不容忽視。信息存放在計算機中,所以計算機能否安全直接關系到數據的安全。而且,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也不容小覷。
   (二)“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與企業其他系統的融合問題
   利用網絡科技推動企業發展創新,是現代企業得以生存的必然途徑。現代企業都實施智能化的管理方式,這樣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使企業得到最大化收益。因此,企業需要把生產、管理、銷售等活動進行有效的合作,通過“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系統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促使企業各活動流程協調運轉,打破傳統會計信息系統孤立、封閉的模式?,F在的“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是在以往的會計信息系統上成長起來的,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要求“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能夠順應變化,參與企業經濟管理決策。但是在很多企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無法使得“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水平匹配現代企業的發展,“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與發展未曾考慮到與其他系統之間的協調性,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肮聧u”之間數據項共享性差,重復率高,難以實行有效地內部控制。所以,形成一個能夠合理運行,整體而又多樣的信息管理系統是企業發展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網絡技術的革新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益加快,雖然帶來了方便的網絡服務,但是隱藏的巨大的網絡風險也不容忽視。會計信息處于開發的網絡環境中,能夠在網絡上進行共享和流通,這無疑具有風險性。這可能會導致企業有所損失,因為競爭對手能夠從漏洞中獲取一些機密信息。此外,可能會有一些不法分子惡意攻擊企業“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私自篡改傳輸中的數據信息給企業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其次,自然災害或者管理不善人為原因等致使計算機的構件毀壞,使得會計信息丟失等。此外,計算機病毒種類繁多,蔓延速度快,破壞力強,給企業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脅,甚至可能造成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癱瘓。還有,現在使用的網絡系統大多實行身份證認證的方法,認證形式過于簡單,難以確保信息安全。
   2016年2月5日,黑客攻擊了孟加拉國央行,竊取了8100萬美元。2017年五月份全球爆發的勒索軟件感染事件,用戶需要支付比特幣才能收回文件。這些數據安全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所以數據生態治理勢在必行。
   三、“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加強計算機軟硬件的安全控制
   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安全使用是“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得以有效利用的保證。首先,要定期、優質維護計算機硬件,及時淘汰有問題的計算機設備,防止運行不穩定從而造成數據信息的丟失和系統癱瘓。其次,嚴格的控制軟件的安裝與修改,對經常使用的軟件定期殺毒,對系統軟件定期的進行檢測。重要的文件可以采用制度等防護措施。此外,企業應該樹立網絡安全意識,建立健全機房和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措施,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規范業務活動流程。為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庫實施嚴格的保密措施并且及時的對信息進行備份,還需要對系統用戶實行多層次的身份認證。
   (二)提高“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的“免疫力”
   在“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中,數據的輸入過程相當于傳統會計的記錄過程。所以,要做好相關人員的會計道德建設,對員工合理分工,相互制約,信息輸入過程嚴格把控,達到數據真實可靠的有效管理。在網絡數據傳輸的過程中,也要多加重視信息的安全性。傳輸中的信息采用嚴格的加密方式,并且事先預測控制,采用信息安全技術,以保證信息能夠正確完整的從信息輸送方輸送到接收方。此外,在信息的存儲方面,實施加密技術使得數據免于遭受盜取。在系統中可以設計必要的電子與紙質復核控制程序,財務人員定期的對存儲數據進行檢查,從而減少電子數據與紙質數據之間產生的差異率,也使得存放在各種存儲介質上的的數據保持一致性。此外,制訂統一的數據處理標準,提升操作規范性。    (三)提高企業系統間的融合度
   企業各個系統之間的有效對話和聯系可以提高系統之間的契合度。在實際應用中,不同的管理系統計算數據的口徑不一樣,管理方面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這些都會導致各系統之間的出現數據匹配度差、融合度差等,造成企業管理資源浪費。因此,企業在管理中要想能夠更好的應用“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需要統一企業各系統之間的計算口徑,提高各系統之間的融合度。另外,企業應該樹立一個整體的系統設計觀念,注重各個信息系統的有效整合,根據企業的運行模式及自身發展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企業運行模式,打破以往類似孤島的系統模式,促進企業內部之間相互交流和合作,使得企業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達到最優化,從而達到各系統之間的合作,體現出了“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的優越性,促進企業的發展。中國聯通安徽分公司擁有十分龐大的業務系統,在其傳統核算中,其會計核算包含運營和基建兩個部分,從總賬到明細賬完全分開核算,會計手工核算處理相當復雜。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公司意識到目前的會計核算太過繁雜,于是安徽用友軟件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分布式應用方案,利用用友管理軟件的優越性,規范公司內部的會計核算,并且省公司能夠準確快速的獲取分公司的數據,形成了一個網絡基本構架,各系統之間能夠相互融合,提高工作效率,財務工作也實現了規范化,統一化。
   (四)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具體包括計算機設備維護措施和計算機的安全維護措施等,防止電子設備損壞造成嚴重的后果;嚴格界定網絡用戶的訪問權限和授權管理。成立信息技術部門,能夠及時處理計算機出現的問題。操作與監管必須要實行職責分離,從而加強系統內部的相互牽制性。職責分離是內部控制得以合理實施的重要構成機制。在傳統會計系統中,企業遵循不相容職責相分離的原則從而達到人員相互牽制,明確各人員責任,以更好的執行內部控制。針對此特點,根據“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特征,設立操作和監控兩個職位,經濟活動多方備份,確保兩崗位相互牽制,開展抽查和監督。此外,提高內部審計水平,完善內部審計機構,提高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利用率,發揮事先控制的作用,減小風險。
   參考文獻:
   [1]李曉東.“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2017(23).
   [2]朱林平.“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2).
   [3]金崇.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會計師,2017(13).
   (作者單位:上海起航企業管理咨詢股份有限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67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