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其優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企業內部管理實務中,內部控制通常是提高其內部管理水平、維持良好發展狀況的主要手段,但是受管理理念和實施成本等各種因素的制約,部分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分析探討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其優化具有實踐指導意義。本文在分析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優化積極意義的基礎上,總結其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此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意在為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和維持良好發展狀況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問題;優化策略
一、內部控制概述
對于內部控制的概念界定有靜態和動態之分,其中靜態的內部控制與各種控制制度有關,可以界定為企業為實現經營管理的合規合法性、資產的安全性、財務相關數據信息的真實準確性等運營管理目標而在內部所制定和實施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統稱,而動態的內部控制則把內部控制概念界定為一個為實現各項運營管控目標的動態過程。本文以靜態的內部控制概念所界定的內容為研究對象,按照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內部控制主要涉及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大框架要素。
二、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優化的積極意義分析
企業之所以要進行內部控制優化,主要是因為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對企業具有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一是具有統合整體的作用,即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對企業的每個崗位職責權限和每個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的分配和規范,從而有利于企業在實現資源整合的同時有效防范了業務風險;二是具有較高的制約和激勵作用,即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實現對員工進行較為嚴格的考核監督,從而為獎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基礎參考數據;三是對于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具有保障作用,即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在控制企業各個業務流程的同時有效防范了運營風險的產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從而在客觀上為會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當前我國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上文所述,雖然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對于企業的運營管理來說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但是在實務中受管理理念和實施環境及成本等各項因素的制約,當前我國多部分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
?。ㄒ唬┛刂骗h境的薄弱性特征較為明顯
控制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先決條件和基礎,其完善與否直接對后續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在實務中部分企業存在內部控制環境較為薄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管理層及員工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度不足,認為內部控制難以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較為直觀的影響,并且需要投入較高的人力和財力資源,因此在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和執行過程中不夠嚴謹,沒有嚴格遵循“控制目標—控制流程—控制點—控制措施”的思路進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另一方面則是缺乏必要的內部監督環境,在實務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評價主要來源內部審計等內部監督,但是當前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不強,被形式化的現象較為嚴重,從而使得內部控制的內部監督環境缺失。
?。ǘ╋L險評估機制不夠健全
風險具有客觀性,難以完全規避,因此內部控制的核心目標之一即是實現對企業風險的有效評估與防范。在實際工作中,部分企業存在風險評估機制不夠健全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一是風險意識不強,即企業一方面缺乏收集信息識別風險的基礎工作,另一方面則沒有建立必要的風險評估體系來對企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與衡量;二是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不夠準確,即企業在日常運營管理過程中因缺乏健全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在進行風險識別與評估時以管理層的主觀判斷為主,從而造成對企業面臨的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不夠準確,難以及時采取有效對策加以應對。
?。ㄈ┛刂苹顒拥墓芸亓Χ炔蛔?
當前多數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即是控制活動的管控力度不足問題:一方面是企業的控制活動涉及的內容不夠全面,沒有實現對企業所涉及的經濟活動的全覆蓋,從而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的管控力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例如多數企業在合同管理控制方面就較為缺乏,既沒有專門的合同審核部門,同時也缺乏必要的合同審核牽制機制,合同管理方面容易存在風險;另一方面是會計控制系統的管控有效性較差,沒有在會計系統的合規性風險和報告風險的控制細節方面進行精細化設計。
四、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優化的策略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正因為我國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上述這些主要問題,從而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受到較大影響,控制效果難達預期,亟待優化?;诖耍P者結合上述問題和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體系,建議從以下角度采取策略對其進行優化:
?。ㄒ唬炔靠刂骗h境予以完善
針對當前多數企業存在控制環境較為薄弱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兩個角度采取措施對其加以優化完善:一方面企業管理層和一般員工應當提高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并對既有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梳理,進行查漏補缺,針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重大缺陷要嚴格遵循“控制目標—控制流程—控制點—控制措施”的思路對相關制度予以完善,從而為內部控制的實施提供一個完善的制度體系環境;另一方面則是要通過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來為內部控制的內部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客觀上為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有效執行掃除障礙。
?。ǘ┙∪髽I的風險評估機制
對于企業來說要健全其風險評估機制,須按照以下步驟來進行:首先是在企業內部結合外部的經濟環境和自身的發展狀況來確定企業的發展目標,并據此制定戰略方案,進而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來構建適合企業實際的風險管理體系;其次是要強化風險的識別意識,即要在企業內部推行全員參與的風險管控機制,從而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的風險識別意識;最后是在企業內部搭建風險識別預警指標體系來提高風險的識別、預測和衡量能力,并據此設置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這樣既能實現對風險的事前預警,同時也明確了風險的事中控制對策,從而有效降低了風險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三)提升企業控制活動的管控力度
在實務中企業可以通過改善控制活動的覆蓋面和提高會計系統控制的精細化程度來全面提升企業控制活動的管控力度:在改善控制活動覆蓋面的過程中,企業應當遵循成本效益、全面性和重點性三個基本原則,即不僅要實現控制活動對企業所有經濟活動的全覆蓋,同時還要兼顧效益性和突出控制關鍵風險點及環節;在提高會計系統控制的精細化程度方面,一方面要通過明確不相容會計崗位的嚴格分離以及會計業務處理必須遵循統一的會計準則等合規性方面的規定,從而來做好自身的合規性風險控制,另一方面則要從財務報告和非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和完整性三個方面來做好報告活動的質量管控,進而提高企業報告風險控制。
五、結束語
內部控制對于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改善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存在較多問題,存在優化的必要。本文在總結當前我國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從三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旨在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為其持續穩定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史淵.SH企業內部控制優化方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06.
[2]賈艷雪.JH公司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沈陽大學,2018,01.
[3]謝沛珊.試論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其優化[J].經貿實踐,2018 (10).
[4]張傳珍.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 (08).
[5]任延俊.JNGH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優化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7,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7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