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企業的風險一般包括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在近代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如果經營者忽略兩者任何其一,都會使得企業的業務活動都受到影響。因此,如何降低企業的風險是現代企業經營者必然要考慮的一件事情。現代管理學中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效地防范企業經營風險,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降低財務風險,最終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完成企業戰略目標,提升企業價值。筆者以此為出發點,通過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來降低企業風險。
  關鍵詞:企業風險;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一、工業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所謂的企業經營風險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供、產、銷各個環節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所導致企業資金運動的遲滯,產生企業價值的變動。或者說,企業由于戰略選擇、產品價格、銷售手段等經營決策引起的未來收益不確定性。而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企業風險時刻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企業必須防患于未然,對企業風險進行較為準確的計算和衡量,從而降低企業經營與財務風險,增加企業價值。
  內部控制制度是指內部控制制度是單位內部建立的使各項業務活動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措施、方法和規程。內部控制可以通過內部單位間的聯系和制約,加強企業管理,增加對企業風險的預測和控制能力。它就像是企業內部的神經系統,對于企業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出相應的反應。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其重要性就越突出。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往往是單位經營成敗的關鍵。首先,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采集、歸類、記錄和匯總過程,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次,為了滿足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管理者就必須面對各類風險,應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內部控制作可以通過對企業風險的進行有效評價,從而加強對企業經營薄弱環節的控制,防范企業風險。最后,由于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從而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糾正各種損失浪費現象。
  二、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鑒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很多工業企業的管理者都已經有意識的在本單位實行內部控制,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工業企業的內部控制要面對眾多的問題?,F將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具體如下:
 ?。ㄒ唬τ谄髽I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全
  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已經有了四十年,但是很多工業企業的經營模式都逃不開計劃經濟時期的影響,尤其是國有企業受影響最重,因此,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往往受到原有制度的影響,對內部控制缺少全面的認識;而一般的中小型工業企業,由于經營者往往是白手起家,缺少正規的管理方法培訓,主觀臆斷在工業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雖然以上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經營更加的國際化,已經有所改變。但是很多企業的管理者依然存在一些舊有觀念,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認識不全,使得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現有工作方式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這種情況使得企業的內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阻力較大,制約了企業內控制的發展,延緩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ǘ﹥炔靠刂浦贫炔唤∪?
  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一般包括職責分工制度、審批檢查制度、會計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保管保衛制度、內部審計制度以及反饋制度。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企業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都已建立,但是由于相關的制度要和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結合,工業企業的生產工藝的不同,很多工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實質上是極其混亂的。例如:很多工業企業的職責分工制度是存在的,但是分工十分不科學,多重管理或管理不明的顯現普遍存在與企業中。除此之外,一些企業忽略了反饋制度的建立,即缺少獎懲制度。企業缺乏獎懲制度,無法對優秀員工給予激勵,對懶惰員工給予懲罰,那么即使有好的內控制度,也無法激勵員工。這種情況下,使得很多企業的內控制度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讓其名存實亡。
 ?。ㄈ﹥炔靠刂拼嬖诘钠渌麊栴}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的傳遞要求比以前提高很多,既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也要提高信息的傳遞速度,做到及時有效的傳遞企業數據到經營管理者手中。這就需要有一個完整、高效的信息技術作為內控制度的基礎技術支持。而不同的工業企業存在著不同的生產工藝流程,就使得數據的收集、傳遞存在著千差萬別。管理者想要通過內部控制有效的應對企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就需要有一套是很本企業的信息傳遞系統,而對于一般的中小型企業來說,這部分的成本是很多企業無法接受的,從而造成企業的數據傳遞出現問題,使得內部控制無法及時有效的應對企業風險。
  內部控制涉及到的并不是單一部門,而是企業整體。但是由于員工的對于內控制度的認識不足,造成對其產生了認識上的誤區,以為內控只是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而非本部門工作;或者僅僅以為只是期末考評的一種指標。很多員工對于內控制度是很抵觸的。這些錯誤認識都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無法在企業內部全面有效的起到作用。
  三、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相關人員的管理水平
  提高企業全體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加強他們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開展,及時應對企業風險,企業要對內部控制工作在企業內部進行全面的培訓。首先是從企業上層領導方面提高認識。要建立管理者對內控的重視程度,讓其了解內控對于控制企業經營,應對企業風險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加強企業基層員工方面的認識。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的宣傳內控制度,促使內部人員意識到內控制度在保護企業資產,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的作用。同時,對于表現優良的員工要給予獎勵,表現差的員工給予懲罰,從制度上加強員工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僅要建立,而且要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變化,管理者需求的變化,不斷地進行改進、完善。例如:在職責分工制度上要確定單位的組織形式,明確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以及為每個組織單位內部劃分責任權限;在審批檢查制度上要求明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責任和權限,以及每筆經濟業務的授權批準程序;在會計制度上要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準確、合法。企業管理者要意識到:制度的完善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是要貫穿企業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的。除此之外,一個好的管理制度不能照搬他人,要與本企業的實際工作相適應,否則就是“照貓畫虎反類犬”。
 ?。ㄈ┩晟破髽I的信息系統
  現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傳遞極快的時代,每個信息的準確、快速傳遞,都可能是企業及時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或者獲得意外的收益。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建立與健全。即使是小型的企業,在如今的時代發展下,都一定會進行現代化的辦公。很多單位的信息化都是模塊化,并沒有進行有效的串聯,這就意味著他無法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信息傳遞系統,很多信息數據都是在事件發生后一段時間獲取,使得企業管理者無法有效的應對。因此,如果想要在現今社會中有效的對企業各種生產經營情況進行及時的應對,就需要有完善企業的信息傳遞系統。除了要完善企業內部的信息傳遞系統外,還要完善企業外部的信息系統,要將供應商、客戶、市場供需、經濟政策等外界因素都囊括進來,為管理者的內控工作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支持。
  企業的內部控制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企業的需求而不斷進行演變的,雖然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內部控制“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是筆者相信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國內國際的競爭不斷加劇,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而其以后也會不斷的進行“進化”。
  參考文獻:
  [1]肖麗紅.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 (09):115-116.
  [2]陳瀟怡,歐陽電平.企業內控信息化實施的規范化方法研究——基于領域分析與形式化方法[J].會計研究,2013 (03):72-78+96.
  [3]李曉霞.淺論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3 (38):71-72.
  [4]歐陽宗書,王海瑛,萬文翔,米傳軍.我國小企業內控規范體系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5 (08):3-10+96.
  [5]李奮.探究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財會學習,2015 (16):143-1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7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