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有人說:“沒有知識的人是次品,而沒有道德的人是廢品?!币徽Z道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為一個班主任,我認為在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德育工作應該以習慣的養成教育為主,著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鳖愃频模覈逃胰~圣陶先生的概括更精煉:“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習慣?!?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想法。
一、言傳不如身教
對小學生泛泛地講大道理,向他們提出各種行為要求,而后老師再去檢查、判斷對錯,這樣的教育效果是極差的。習慣不是通過單純的言語教出來的,言傳只是手段,身教才是根本,身教重于言傳。作為班主任,要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樂于親近自己,愿意接受我們的教誨,做學生的貼心人。唯有如此,我們的言語才具有說服力、感染力,進而對他們的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表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語言表達、學習態度,要求學生做的事,自己要做到;要求學生守的規則,自己也應該遵守,給學生樹立榜樣,用自己良好的行為激勵學生,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逐漸趨于規范。
二、養成不求速成
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日常教育中積累培養的。我們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
?。ㄒ唬┬∈氯胧?,奠定基礎
比如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從刷牙洗臉、勤剪指甲、勤洗手做起;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可以從“您好、謝謝、對不起”做起;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課前準備、專心聽講做起……總之,要從小處入手,大處著眼,循序漸進,逐步擴展,層層深入,慢慢提高。
?。ǘ﹪栏褚?,反復訓練
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以制度、規范為依托,反復抓,抓反復,時常提醒學生養成好習慣。通過持續性的行為訓練,才能使學生身體力行,知行統一,使習慣成自然。
?。ㄈ╅_展活動,合理評價
活動是德育的有效載體,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結合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具體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開展“模擬購物”、“排隊乘車”、“打電話”等小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從中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開展“整理書包”、“戴紅領巾”、“系鞋帶”等比賽活動,提高學生自理能力,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習慣。開展各類主題班隊會,規范小學生行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受到教育,養成良好習慣。除了開展一些精心設計的實踐活動之外,我們還可以適時布置一些實踐作業,比如為培養學生自理習慣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間、洗襪子、洗紅領巾等,在生活上鍛煉自理能力。
對于學生的表現,我們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并給予合理化的指導,促使孩子不斷進步。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反思,表彰做得好的,激勵后進的。
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強化德育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訓練,才能促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實現德育素質的養成和提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