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教學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之一。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理念隨著課改的推進廣為實踐,但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弊端,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課堂教學互動的質量,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互動;有效性;研究
初中語文課程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讀寫能力,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素養,通過課堂的引導,為學生打開文學世界的大門。但在傳統的課堂上,仍以填鴨式教學為主,教師一言堂,未形成有效的課堂互動。有效的課堂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與學習熱情?;诖巳绾翁岣叱踔姓Z文課堂互動的有效性對新時代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和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1.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現狀及原因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們的語文課堂可謂生氣勃勃,異彩紛呈,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許多新的變化,許多教師大膽創新,張揚個性教學。但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對教師的互動反應不積極,舉手發言的人寥寥無幾,很多時候教師提出問題,只有少數學生回答,未能達到預期的“全體參與,師生互動”的目標;而在某些公開課上,有些教師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不合時宜的表演,浮于表面的提問比比皆是,師生互動成為一種假象。這些都削弱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與應該具有的人文精神。由此,我們不得不陷入反思:為什么學生缺乏積極性?是學生不懂,還是學生害怕?其原因有許多,但都導致了“師生互動”的無效性。初中語文課堂互動難的原因是什么?就這個問題,筆者請教了一些同行,與我校語文教研組討論,結果得到了以下四種觀點:
1.1師生關系不好
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平時對學生親切友善,學生就會喜歡這個老師,就會積極地配合老師上課,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要求積極響應,從而有助于促進課堂的互動。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不好,課堂就難以互動起來。而在當前的師生關系之中,有的老師過分追求高分而對學生嚴厲要求,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甚至使有的學生處于逆反心理,不愿好好配合甚至影響擾亂老師的上課,這樣消極的學習心態嚴重影響課堂互動的進行。
1.2課前預習不足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課前能否做好預習工作很重要,學生課前如果沒有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并搜集與課文相關的信息資料,在課堂上就會因為對課文和學習內容不熟悉而不敢發言,從而影響課堂的互動。而當前,盡管教育部門一再強調減負,但是學生的課業負擔仍是過重,據了解,有的學生完成作業要接近半夜,根本無法保證休息,更談不上去預習。沒有預習,自然無法積極回應和參與文本的探討。
1.3年齡效應
在我國很多地方,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發言的意識,大學生不如中學生,中學生不如小學生。目睹教學的實踐也不難發現,學生年齡越大,課堂上參與發言的積極性越差。一部分初中生因為其生理年齡的特點,不再似小學生那樣積極,從而影響了課堂的互動。
2.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2.1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開始互動式教學之前,要讓學生有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明確指出課堂教學的學習目標與探討的問題之后,不能立刻讓學生進入互動式教學模式之中,要給學生預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對學生互動式教學效果有重要的影響。語文互動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可以主動探討、解決問題的機會,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對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有所了解,及時找出自己在理解時存在困難的知識點,從而能夠在互動式教學中與同學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
2.2注重學生探討問題后的歸納總結
互動式教學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學生對老師提出來的問題探討結束后并不代表互動式教學也結束了。學生集體討論告一段落之后便要進入下一階段,即將討論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向全班同學分享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可以讓學習小組推薦小組成員進行展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在這一環節需要利用相應的教學器材進行輔助,如利用多媒體設施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制作PPT給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課件。讓學生上臺講解自己討論思考得出的結論,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2.3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引導者角色。教師通過觀察互動式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深度開發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改變學生遇到問題過度依賴老師的現象。
3.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策略
3.1教師要引導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魏書生有句名言:“一句話有一百種說法。”這就是說,作為教師,要允許學生暢所欲言,發表不同的觀點,教師要以恰當的評價行為,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良好的生生、師生的互動過程。所以,一句口頭的表揚(如“說得真好”、“很有道理”、“你一定會成功”……)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一次表現機會的給予,都能樹立起學生的自尊、自信,使整個教學過程沉浸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都有所發展,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大量的事實研究表明,語文教學要使學生個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必須要激勵學生,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借助語文教學的吸引力和教師情感的推動力,激發學生的自動力,切實做到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調動學生自己內在的學習需要,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精神狀態才積極飽滿,才能在課堂中,充分參與自讀、思考、質疑、認識、練習等獨立活動,讓課堂成為“多向”的信息交流,師生雙方不斷地自我建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地方。
3.2營造平等靈活的交流氣氛
互動的主戰場就在課堂上,打破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建立在平等關系之間的交流能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學習和思考。學生沒有被教師責罵和同學嘲笑的顧慮才能產生靈感,語言更有光彩,見解更為獨到。教師應改變以往“統治者”的地位,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亦師亦友。教師在課堂互動中不能做事無巨細的“保姆”,也不能任其發言做“甩手掌柜”,更不是正襟危坐的“領導人”往往而是課堂中重要的參加者和引導者。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的“自我學說”理論認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建立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平等民主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有效互動的基礎。
3.3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教學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情景教學就是一種寓教于樂,增強學生對學習熱愛的方式。有效的課堂互動除了注重課堂回答和提問之外,也可以運用其他方式。尤其是新技術條件豐富的現階段,綜合運用聽覺視覺給予學生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可幫助學生直觀深刻的理解文章字面及深層次的含義。例如《岳陽樓記》中對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岳陽樓大觀進行了描述。但巴陵勝狀到底如何,用視頻資料就可以直觀了解;對于環境的描寫是如何烘托作者當時心境的問題,可以鼓勵學生分組討論,之后用多媒體形式將本小組討論的結果向其他同學進行展示。
結論:語文教師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引路人,在當前教育發展形勢下需要結合教學需求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人本教育思想為指導,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施輝.語文課堂,互動教學———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建立[J].讀與寫,2015,(05):96.
[2]吳靈芝.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分析與策略[J].黑龍江教育,2016,(12):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