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展閱讀的有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拓展閱讀是強化學生閱讀能力,深入理解閱讀教學內容,開拓視野的重要教學操作,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具體實施時,拓展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其有效性。本次就對其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實踐與探索途徑。
  關鍵詞:中職語文 課堂教學 拓展閱讀 有效性
  一、引言
  拓展閱讀是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開展的教學部分,以此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擴展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而對中職學生來說,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但基礎較差,學習語文的興趣不足,如果教師只是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難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進行拓展閱讀。然而,怎么進行拓展?選擇什么樣的內容?選擇什么時機?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次就分析如何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拓展閱讀。
  二、語文課堂教學拓展閱讀常出現的問題
 ?。ㄒ唬]有重點
  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時,經常出現中心不分明,重點不清晰的問題。有的教師認為拓展閱讀就是讓學生自由進行閱讀,因此在課堂上給出一個方向,讓學生自主拓展。但這樣并沒有起到在課堂教學上開展拓展閱讀的意義,反而偏離了課文的主旨,分散了教學重點,脫離了文本解讀的關鍵。雖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缺乏有效性。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在拓展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描寫荷塘的古詩詞,帶領學生看圖片、聽音樂、朗誦詩歌等。這樣課堂氛圍雖然很活躍,學生也能積極參與,但已經偏離了教學的主旨。因此在進行拓展閱讀時不能沒有重點或中心,避免盲目拓展。
 ?。ǘ┲鞔问М?
  有的教師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的拓展閱讀時,還出現的問題就是主次不分,沒有分清楚進行拓展的意義,也沒有分清楚本堂課的教學重點,也就是說,沒有把握好課堂教學主題和拓展閱讀之間的度,導致拓展較多,超出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范疇。這樣可能會塑造積極的課堂氛圍,但同樣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在教學《安塞腰鼓》時,因為腰鼓的出現,讓學生說明在課文中進行配樂還使用了什么樂器,并讓學生說自己還了解什么其他樂器?學生十分積極和配合,認真思考和回答;教師在此之后又分析樂器的種類、與場合的適應性等,最后結束了課程。從這節課可以看出,教師進行拓展閱讀的主次明顯失當,沒有把握好教學目標和重點,沒有將重心放在腰鼓上,而是將課堂變成了音樂課。這就是因為教師沒有把握好拓展閱讀的度,隨意進行拓展。
 ?。ㄈ盗渴Э?
  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時,沒有做好規劃,而是無限量拓展,沒有控制好拓展的數量。有的教師忽略了對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而是過多過早的補充內容,結果學生連文章都沒讀懂課堂就結束了。還有的教師沒有搞清楚文本承載的深刻含義,隨意進行拓展閱讀,導致選擇的拓展文章與教材文章本身的情感不一致,達不到拓展的效果。比如在學習《阿房宮賦》時,教師向學生翻譯文章,然后要求學生背誦,最后補充阿房宮的傳說和風景。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原文的美感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會等,沒有考據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和內涵。
  三、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展閱讀實踐與探索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拓展閱讀,不能游離課文,需要立足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本質進行拓展。
 ?。ㄒ唬那楣澖嵌韧卣?
  教師可以選擇從故事情節進行拓展,選擇與課文故事情節意義一致的情節繼續學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紅樓夢》時,教師設置這樣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假如黛玉沒有死去,而是幡然醒悟,斷絕與寶玉的情誼,結果會怎么樣呢?”學生積極展開想象,或者將自己代入進去,加深了對黛玉性格的理解和掌握。這種自主進行“續寫”的活動,實際上就是對課文情節的繼續拓展,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ǘ闹黝}角度拓展
  在進行語文教材選材時,可能有主題相似的文章,但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因為就算是同樣的主題,在不同風格的作者筆下,也會演繹出不同的風貌和內涵,因此學生的理解存在很大不同。在這個背景下,教師可以收集主題相似或相同題材的作品,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和思考,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領會不同文章的主題,通過對比發現各自文章的主旨和內涵的區別。比如在學習《陌上?!吩娫~時,為學生補充學習《節婦吟》,讓學生對這兩篇進行對比閱讀,發現各自的內涵,從而促使學生更快的了解《陌上?!返闹黝}。同樣的,教師可以從某個點出發,尋找同樣主題的相關資料,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討論思考,領會文章不同的主旨或者特色。比如在學習兄弟情時,給出多篇古詩詞,讓學生進行思考。這樣可以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拓展閱讀的有效性。
 ?。ㄈ淖骷医嵌韧卣?
  中職語文教材涵蓋古今中外多位作家的名作,但一般都是其代表作或有特殊意義的作品,不能全部代表作家,無法讓學生對作家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教師可以從作家的角度,向學生推薦該作家的其他作品或事跡,讓學生全面了解其風格、思想和品格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時期風格可能不同,對這些作品進行比較,可以增加學生的了解。比如李清照的《如夢令》和《聲聲慢》,就是不同的風格,意思截然相反,這與其所處的時代和性格有關,在了解其身世境遇之后,可以更容易的理解詩詞的主旨思想。
 ?。ㄋ模奈捏w角度拓展
  中職語文教材中包含的文體也有很多,散文、記敘文、說明文等。教師可以從文體入手,選擇同類文體的不同文章,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分清楚同一文體的不同表達方式,從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對比。比如說明文《景泰藍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兩篇,都是說明文,但前者敘述的工藝制作流程,后者敘述的事物特點,有不同的說明方法。
  結語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要意義。但是拓展閱讀如果掌握不好會帶來較多的教學問題,影響拓展閱讀的有效性。所以新時期中職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立足于文本,跳出課堂,進行拓展閱讀的合理展開。教師要注意拓展閱讀時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引導,提高拓展閱讀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胡玉蓮.淺論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展閱讀的有效性思考[J].職業,2013(03):122-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1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