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禽腺胃炎的發病原因及預防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禽腺胃炎是目前禽病臨床上常見的多發性疾病,以腺胃水腫、減料、過料為特征。雞、鴨、鵝、鴛鴦、鵪鶉、鴿子均有發生,蛋雞、肉用雞最為多見。該病不僅造成雞群傷亡,還嚴重影響禽飼料轉化率,從而影響體格發育,使肉禽上市時間推遲,使蛋禽產蛋高峰期推遲或無高峰期,嚴重影響養禽業的健康發展和養殖場(戶)的經濟效益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一、發病原因
 ?。ㄒ唬﹤魅拘砸蛩?
  1.種雞垂直傳播。由于霉菌毒素不易分解,可在動物體內長期儲存,種禽雖然采食了含有霉變的飼料,但由于其年齡較大、抵抗力強,并沒有出現嚴重的致病性。但是毒素可通過種禽機體的代謝,將毒素儲存在禽產品中如精液、蛋和肉中,重者受精率下降、孵化率降低;輕者孵出的雛雞 1 日齡便發生腺胃炎。
  2.眼病。育雛時期雛禽維生素 A 缺乏;長途運輸,育雛室溫度不穩定;氨氣過重或禽群密度過大是雛禽眼疾發生的誘導因素,也可引起腺胃炎。
 ?。ǘ┓莻魅拘砸蛩?
  1.霉菌毒素中毒。飼料原料霉變或水分過大,造成霉菌毒素中毒導致腺胃炎的發生。
  2.成品飼料霉變,生物胺過多。成品飼料存放粗放,存放時間較長。成品飼料中補充蛋白質成分如魚粉、血粉、肉骨粉等因品質較差,富含細菌致使蛋白質被細菌微生物分解發酵成生物胺和肌胃糜爛素,誘發腺胃潰瘍、肌胃糜爛。
  3.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霉菌毒素能引起飼料中維生素、礦物質普遍缺乏,其中多種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的缺乏會直接增加肌胃潰爛的機會。飼料營養不良、氨基酸不平衡、蛋白質和維生素缺乏、硫酸銅過量等都易引發此病。
  4.應激因素。因禽體體溫高、代謝旺盛、抗應激能力差,對免疫細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腺胃炎的發生。
  5.管理因素。飼養密度大、雛雞瘦弱、雛雞的運輸時間長、脫水也是誘發此病的原因之一。
  6.疫苗因素。做完第一防疫(小三聯)后,由于疫苗免疫的刺激,誘發此病的也較多。
  7.濫用藥物。使用抗病毒藥物、青霉素作開口藥也會引發腺胃炎。
  二、解剖變化
  嗉囊充滿液狀內容物帶有刺鼻的酸味,腺胃腫大如球,呈乳白色,可見灰白色格狀外觀,切開腺胃胃壁增厚,有的肌腺胃內充滿大量渾濁液體。腺胃乳突,擠壓有漿液性液體流出。肌胃萎縮,胸腺、脾臟嚴重萎縮。肌胃角質層有裂口,或呈火山口樣潰瘍、糜爛。腸道黏膜脫離、出血。
  三、預防措施
 ?。ㄒ唬┘訌婏曫B管理
  1.日常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該病的首要措施。要把好原料質量監測關,嚴防飼料霉變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缺乏及營養物質的不平衡。
  2.搞好環境衛生,嚴格執行衛生和消毒措施,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注意通風換氣。
  3.長途運輸,育雛室溫度不平衡,氨氣過重或禽群密度過稠是雛禽眼疾腺胃炎發生的誘導因素。
  4.嚴把禽苗關。臨床觀察證明,個別孵化廠家的禽苗發生腺胃炎的幾率極高,至少可以證明該種禽場或孵化場已經受到嚴重污染,屬非安全進苗渠道。
 ?。ǘ┧幬镱A防
  1.對經常發生腺胃炎的圈舍除注意圈舍消毒外,新進雛禽可用制霉菌素片拌料喂食。方法:每片制霉菌素片拌1 kg料自由采食,連喂3 d,隔3天后再喂3 d。
  2.微生態、酶制劑、復合VB 等具有維護微生態平衡,提高消化酶活性,保護胃腸道黏膜,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肝臟排毒功能,促進消化腺分泌等功能,應注意添加。
  3.開口藥的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林可霉素藥性比較溫和,加上維生素AD或電解多維,適宜作開口藥,推薦使用。禁止使用抗毒素、青霉素作開口藥。
  4.每年的5—9月要定期添加脫霉劑,調整飼料營養平衡,增加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等。
  5.雛雞免疫接種時,應提前做好抗應激工作,如多種維生素的添加。
  四、小結
 ?。ㄒ唬┮M雞苗時避開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種雞場或孵化場
  種雞將機體的代謝毒素通過精液、蛋、肉垂直傳播給后代是發生腺胃炎的重要因素。廣大養殖場(戶)在購進雞苗時應避開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種雞場或孵化場,以防止腺胃炎在場內重復發生。
 ?。ǘ┛刂魄萆釡囟?
  控制禽舍溫度,注意氨氣的排放,適宜的養殖密度是防控腺胃炎的重要手段。
  (三)合理選擇藥物
  微生態、酶制劑、魚肝油、復合 VB 等具有維護微生態平衡,提高消化酶活性,保護胃腸道黏膜,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肝臟排毒功能,促進消化腺分泌等功能,應作為治療腺胃炎的首選藥物??共《舅幬?、青霉素對禽腺胃刺激較大,在治療腺胃炎或作開口藥時禁止使用抗病毒藥物、青霉素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4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