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語學習問題及其原因的調查報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英語是中考的重要項目之一,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一直以來都在中國課堂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水平和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新課改之后,在老師和學生的努力之下,初中英語教學也走上了一個新的進程。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育教學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發展,初中英語教學得到了好的改良與創新,但是部分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依舊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究分析與解決。因此,就初中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我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了解初中學生現有的英語學習情況,以及影響他們英語學習的各方面因素,在掌握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相應措施,促使教師真正改變教學理念,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和發展,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學共進,力求達到教學的最大有效值,最終最大限度改變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不良現狀。
由于英語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因此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師,都要堅持不懈地投入精力和時間,不斷發現問題并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一定會有較大的收獲。
二、初中生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
2.1 學生缺乏自信
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由于英語成績與他人有太大的差距,逐漸喪失自信,學習也變得被動,不愿付出努力,且夸大英語學習的困難,上課不發言,害怕被人嘲笑。對于困難,他們常常逃避,課后不是選擇請教教師和同學,而是選擇放棄。考試的分數更讓他們緊張不安,有些學生甚至完全破罐子破摔。這些都與英語學習缺乏自信有關。
2.2 學生缺失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推動、引導和維持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并使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 內部過程或動力。學習動機強的學生目的性也強,成就感也強。而學習動機弱或缺失學習動機的學生上課的表現就很令人失望,如上課時心不在焉,上課傳紙條、扔果皮紙屑,上課睡覺甚至打擾別人學習等。這些心理狀況的出現與學習動機有一定的關系。這些學生無明顯的學習動機,沒有目標,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便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認為學習英語沒有什么用處。
2.3 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多數學生學英語只是把它當成一門課程學習,他們別無選擇,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成績,根本就不能明確認識到英語作為一門實用語言的意義,有的學生甚至認為自己將來不出國,學英語沒有用。有的學生學英語是出于好奇,內容簡單、容易、新鮮的就學,內容較難的、復雜和枯燥無味的就“知難而退,不思上進”。不能激發自身對英語的需要,不能把它當成自身愿望。
2.4 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語學科中的學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數學困生都是由于平時不主動自覺進行有效的預習、復習、獨立作業,再加上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不按老師的安排進行練習,不會做作業就抄襲別人的來應付老師的檢查。長期以往,形成惡性循環,成績必然下降。
2.5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時不能進行技巧性掌握語言,如死記硬背課文和單詞,有相當多的學生甚至不認識音標,不會拼讀生詞,不能很好地掌握記憶單詞的規律,學生在記憶生單詞的過程當中,只是簡單機械地學習背誦。一到用時,腦袋里面混亂不堪一團糟。不知道如何答題做作業,“讀啞吧英語”,由于理解不透,造句、寫作文只知道生搬硬套,不遵循英語習慣強行逐詞逐句翻譯等。越學越吃力,就會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甚至害怕學習英語。
2.6 缺乏英語學習環境
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定的英語學習的情境,那樣才能使英語的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顧慮學生聽不懂就采用漢語進行教學,這種方式看起來是為了更方面的讓學生理解英語,其實卻在無形中使學生離開了英語的學習環境。加上目前中學生的學習時間較緊,第二課堂活動貧乏,內容單一,且嚴重忽視了語言閱讀和交際的重要性,致使教學效果不夠明顯。
2.7 詞匯量的貧乏
單詞是學習一門外語的基礎,沒有這基本元素的積累,就沒辦法做到巨大的飛躍,甚至在閱讀和聽力也會有很大的問題。但是現在學生卻不能主動的去記憶和重復已經學過的單詞。致使詞匯的貧乏成為提高閱讀與聽力的最大障礙。
2.8 不能堅持不懈的學習英語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的實踐和體驗過程。然而,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同學特別想學好英語,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卻不能長期的堅持下來,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或者只能保持三五天的熱度。
2.9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
有些學生在上課聽老師講的時候,感覺非常明白,總認為都自己學會了,忽視了課下的自主學習,總需要人監督去學習,有人看著的時候就認真地學習,只要一沒人就不那么學習了。所以,這些自主學習能力很差的學生,就會導致英語成績老是提不上來。
2.10追求分數和實現教學存在矛盾
初中生的學習科目是非常多的,理科、文科都需要學習,這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壓力是很大的,老師亦然。對于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往往代表了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學習優劣,分數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無可厚非,我們都知道考試的意義在于對某一時期學習的檢驗,盡管考試不能代表著一切,但至少代表了一種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效。初中英語作為一門初中階段重要的學習、考試科目,學生、家長和老師自然也就看重英語分數,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過度重視分數的情況,這就導致分數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或者說至少是在這一階段的最終目標,好的英語成績可以幫助學生走進一個好的高中,而好的高中會幫助學生走進一個更好的大學,這就變成了學習英語的一個連續的潛在反應,大家都寄予厚望。那么,這就會致使老師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目標的根本方向發生改變,教學本身的意義就弱化了,老師為了一個分數進行教學,學生為了一個分數進行學習。
2.11 學生沒有把聞匯學習放到語境中
在學習英語問匯時,學的情景對話,單詞不僅僅是要記住這個單詞的拼寫和發音,還要把握它的固定搭配。語法規則變化形式,更要熟悉其適用的特定情境。離開語境單獨去學習詞匯,就失去了該詞匯在語句用法以及感情色彩等方面的信息,脫離語境也就很難接觸詞匯的固定用法、習慣搭配等重要用法,大多數學生的詞匯學習因此只停留在表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對學生語感、語言理解、詞匯記憶等各方面都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需要得到老師不斷的幫助與監督,遇到問題老師也應積極幫學生解決,找出原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杭寶桐主編,《中學英語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