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初中生政治學習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是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階段,所以初中政治課程就成為了塑造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重要媒介。因此如何在初中時期培養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個人政治文化素養是本文所要深入探討研究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政治 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06
張載有言:“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彼栽跀[脫了傳統刻板教育的現今,只有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熱情的教師才算真正的良師。同時針對政治這樣一門理論性,時代性,政策性突出的學科,還需要學生積極獨立思考,教師需要把握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只有從初中政治教學中汲取新時代的新力量,這門課程的核心價值才能體現。本文就將從如何激發學生政治學習興趣出發,讓理論與實踐結合共同促進學生成長。
一、提高教師素養,營造課堂氛圍
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擺脫了小學時代依賴教師灌輸知識的狀況,所以初中教師要更加善于引導啟發學生深入思考,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課程內涵,在課程大綱范圍內發散性教學,將課內外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課本為中心,知識全面覆蓋的課堂教學。同時,學生對于一門課程的興趣產生往往是建立在對該課程老師的喜愛之上的,所以,教師還應當形成鮮明有趣的教學風格,善于展現教師個人魅力,為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
(一)透析課本知識,了解課外時事
首先,教師上課最基本的任務是將課本內的知識教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課前應當熟悉知識范圍,了解章節框架結構,確定課程進度,把握課程基礎內容。初中政治課本上的知識點相對分散,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提前以考綱為中心,整合關鍵內容,梳理課程邏輯。
其次,初中政治因為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初中學生由于才脫離小學不久,在思考方式轉換上還存在著問題,長期以來形成的思考少,認知淺的缺陷容易讓他們在復雜抽象的概念理解上出現問題。因此,除了制定基本的大綱內容外,教師還需要深入解讀課本中的概念,案例,課后思考問題等,將抽象的專業文字轉換為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圖表,利用概念對比的方式強化學生理解,巧妙設置疑問點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將課本的知識揉碎重組為自己的知識,再通過有效的講解變為學生的知識。
另外,初中政治又因其時代性需要教師掌握與時俱進的時政信息,政策變化等。政治本身是一門不斷變化著的課程,但是由于政治課本中知識體系不完整,書本更新周期較長導致知識點落后,所以教師要及時了解最新的動態變化并及時反饋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才不會造成課本與現實脫節。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新知識的吸收豐富個人內涵,完善政治教學措施,達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其次通過將實際與課本相結合的方式,又可以在嚴肅的課堂講解中起到調節氛圍的作用,真實案例的引用還能夠簡化知識點的難度,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只有擁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張弛有度。一個能夠娓娓道來課內外知識的老師無疑是會被學生所喜愛尊敬的,而這樣一門知識含量豐富,內容充實有趣的課程也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升教師魅力,塑造風趣語言風格
政治課程一直以來都是非??简灲處焸€人能力的課程,如果教師過于嚴肅,那本來就枯燥的內容更加無法激發學生興趣,而教師過于放松就容易失去政治該有的嚴謹。所以,政治教師要學會在風趣的語言中傳遞政治中嚴肅的事實,這也是兼顧課堂效果和課堂氛圍的關鍵。沒有學生會喜歡一個照本宣科的教師,因此政治教師就更要修煉簡潔有力,風格突出的語言風格。課堂上要溫和而不懈怠,講解時要鏗鏘,學生和教師能夠頻繁互動,教師與學生思路一致,學生熱情能被隨時調動,課堂氛圍就會因此達到新的高度。同時,適當的風趣幽默也是營造課堂氛圍的另一重要途徑。眾所周知,曹文軒教授的課堂歷來是十分有趣而愉悅,這也是為什么他每次上課都能吸引許多外系學生的原因。如果一堂課下來教師都是緊繃著的,學生也會跟著產生緊張感和學習疲勞,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同時還容易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乃至失去對整個課程的興趣。
二、利用輔助工具,加深課堂理解
現在大部分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工具,這是更好開展政治課程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多媒體被廣泛運用于各大課堂內,很好地實現了課本內容數據化,圖像化,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改善課堂氛圍的作用。初中政治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課本內容制作成PPT,幫助教師更好地理清課程邏輯,分層次展開講解,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另外,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要播放相關音視頻、圖片、表格等等,這樣既調整了課堂節奏,讓學生能夠勞逸結合,又將抽象的文字具象表達出來,迎合初中生的學習思考方式。教師巧妙利用多媒體,以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將原本枯燥的政治課變得豐富有趣起來,學生被吸引,課堂效率也因此提高。
三、課后形式多樣,提高學生興趣
初中政治的書面任務并不是十分繁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拋開書本,自己體驗的機會,這就可以體現在課后作業形式多樣上。在《消費者的權益》教學中,學生在了解了消費者維權的知識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觀看例如“3·15”晚會等節目,或者分享自己關于維權的故事,開展一次相關內容的小型辯論會等。教師要從初中生的思考方式出發,將政治作業的實用性與理論性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政治的魅力與意義。當純理論的知識被熟練運用時,學生也就會更加深入的思考這門課程的內涵與價值,從而激發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也是提高其學習興趣的方法。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到圖書館閱讀相關書籍,參觀紀念館,走訪身邊的人,讓他們能夠感受歷史的變化,感受身邊的發展與進步。政治是一門活著的學科,在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印記,學生要學著去感受它,寓學于樂,樂從中來,從而產生屬于自己的榮譽感,責任感。
總而言之,如何提高初中生政治學習興趣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思考的問題。對教師而言,在教授課內知識的同時還要及時引入當代的,最新的時政信息,有機結合實際與理論,讓政治教學真正做到“不空,不虛”。而對學生而言則要在接受課堂知識的同時積極深入思考政治對生活的指導意義,現實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