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習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原始動力之一,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緊密相關。在各方面都比較落后的農村初中學校,要把一門實驗和理論都很強的物理學科教好,一直是我們廣大農村物理教師努力探索的課題。筆者依據多年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對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給以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73
  現代物理大師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誘發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因此,每個教師都希望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盡量使他們在興趣中學習,在興趣中提高。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
   一、創設“情景”,巧妙“設疑”,無聲勝有聲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精心創設學習情景,激發農村初中生學習的興趣,情景不僅是“一種刺激”更是教學目標相應的知識活動。與情景活動相應結合的一種人為優化的場景,這種有意識的創設、優化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客觀情景,在教師語言的啟迪下,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場景,如臨其景,不僅促使全班學生全神貫注地認知,而且能激發學生有情感地主動參與學習。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初中生正處于體能和智力的發展階段,他們對世界感到陌生和好奇。在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中,不是缺乏已有的知識,而是缺少把新知識與舊知識恰當聯系起來的思路,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把學生已有的方法與新方法作適當的類比,以激活學生的興趣。
   二、巧用故事引入,讓課堂效率事半功倍
   在物理學發展史上有很多趣味性很強的故事,如“曹沖稱象”“哥倫布豎雞蛋”“阿基米德稱王冠”等等,在引入新課時,有針對性地選一些小故事,可使學生興趣頓生、氣氛活躍。總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課就緊緊地把學生的心抓住使他們急于想了解各種問題發生的原因,既引導學生產生疑難,又為學生架橋鋪路,這樣不僅啟迪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而且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用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教師,我們就要把自己看作是站在舞臺上的一名演員,要會塑造出多種不同的人物形象。這里不僅要求物理課上做好漂亮的實驗,還需要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語言表達。理想的教師其教學應當達到藝術化水平,善于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愛學習,從而學得更好。這要求我們把幽默搬進課堂教學,運用幽默的語言表達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堂物理課如果教師唱獨角戲,沒有和學生幽默的互動,課堂氣氛就會死氣沉沉,學生學得枯燥,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那就談不上提高學習成績。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也主張,每堂課都應充滿學生的笑聲。因此,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語言幽默多一點,使教學模式趨于藝術化、幽默化,對于培養農村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是相當重要的。
   四、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易接“地氣”
   在農村初中學校,由于受生活條件和環境的影響,學生的見識少,但是他們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是可以用我們書上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的。筆者在講解理論時,用實際事例來說明理論,講解完理論后,又用理論來解釋實際問題,可使學生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性,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像冬天教室的門窗玻璃上美麗窗花的形成、日食、高壓鍋燒菜、怎樣去修理手電筒等,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的自然現象,都可以引起農村初中生的興趣,是較好的物理素材。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對物理有親切感,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性,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熱情。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增強農村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注重實驗實踐,讓學生動起來
   對初中生來講,實驗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除了教師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實驗,要求學生做好書上要求掌握的分組實驗外,必須充分利用課后的小實驗,開展課外活動。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后,要求學生完成課后實驗,這個不起眼的小實驗取材簡單:雞蛋和鹽水,形象直觀、明顯,上浮、下沉、懸浮一目了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學生通過動手、動腦、觀察分析后,弄清了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些小實驗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從被動做實驗到主動、積極地尋找材料做課本上的實驗,有的還自己設計或改進實驗,如用玻璃瓶、蠟燭、細鐵絲、香煙鋁箔自制驗電器。細鐵絲對折、蠟燭是做瓶塞用、香煙鋁箔折成筒狀用漿糊粘牢,分別掛在兩個鐵絲鉤上,就成驗電器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改進了實驗,增加了實驗的可見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在物理教學中,有目的地開展一些小實驗,可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學、玩”結合,隨自己的想法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這個過程成為他們積極思維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在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有利于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智力條件因材施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入自然、接觸社會,使學生產生由被動學到主動學、樂于學的飛躍,這樣既促進了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又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階段,而這時也是學生大腦高級神經活動迅速發展的時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啟蒙學習,以及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的開發都有積極的作用。而農村中學生,由于其所處的環境,以及大人及周邊朋友對學習的認可程度的差異,易造成其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不堅定性。所以,我們要非常重視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問題,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加強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改變農村初中學生對物理學習感到枯燥無味的現象,讓農村初中學生在“興趣”這位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會學物理、學好物理,最后走向成功。
 ?。ㄗ髡邌挝唬簭V西欽州市浦北縣第六中學 535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6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