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生數學興趣培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人類對一件事的發現到熱愛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因此,如果學生能夠發現學習的樂趣,并在學習活動中得到快感與愉悅,就可以全神貫注的投入學習,堅持不懈,取得良好的成績。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學習數學的不竭動力,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數學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不同特點和偏遠農村地區社會環境的特殊性,造成學生數學學習不積極主動,沒有對于數學應有的熱情。本文就此話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學生;興趣;數學思維;自主創新
引言:對于學習沒有熱情,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得學習數學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是當下考慮的重點。人類作為具有自主意識的主體,單單憑借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是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能夠主動積極地投入初中數學的學習,才能獲得更好的學業成績。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1]。
一、農村初中生對數學缺乏興趣的現狀分析
?。ㄒ唬┗鶖?
農村地區初中學生中,超過一半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比較感興趣,但還有將近36%的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一般,剩下的12%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直接不感興趣。這種基數問題直接導致了,在農村的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大的挑戰,如何有效培養農村初中生興趣的問題,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ǘ┮蛩胤治?
農村地區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往往是受到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例如:自身智力因素、心理因素、教師因素、家庭因素等。但是目前我們將教師因素設為解決農村初中生興趣問題的重點解決對象。其次,是要考慮農村的特殊群體,家庭教育程度不高,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與興趣培養,這也是問題的關鍵[2]。
二、農村初中生數學興趣培養對策
(一)為學生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要注意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豐富多彩以及其獨特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崇高的理想,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我們在學習圖形時,簡單的板報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個時候,往往采取ppt與學生動手結合的模式,例如學生學習三角形,教師不妨設置一個情景,讓學生自己制作模型,通過簡單的碎片拼接的模式,更好的去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我在課堂上分別選用了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形等,通過實驗的模式為學生驗證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及其能夠穩定的原因。學生被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會給出許多的答案,教師要抓住時機,引導學生的思考。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的豐富多彩,不像以往的復雜,這樣學生會更有學習的興趣與激情。
(二)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幽默風趣的講解不斷去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再是課堂上絕對的主宰者與支配者。新型的課堂模式要求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教師在提升自己教師專業素質的同時,也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評價體系,強化學校師資力量。在此基礎上,了解新課改之后的本質與內涵,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者與指引者,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注重與學生心靈的溝通。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心理活動與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從這三點著手,吸引學生的眼球,與學生成為朋友。教師可以利用農村獨特的環境,讓學生去了解生活的同時,學會數學。例如編筐所用材料計算,以及如何編筐材料少的同時,立體面積最大等等,將數學與生活的點滴融合在一起。
?。ㄈ┝己眉彝キh境是孩子學習的港灣
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多加以學習上的關心,多加以鼓勵與支持,同時要與學校的教師多聯系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學習情況,同時與教師交流管理孩子的心得,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首先要求家長注重學習教育,以身作則。其次,孩子在取得優異成績之后,可以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鼓勵孩子再接再厲。同樣的,在孩子遇到學業上的問題,家長不能多加苛責,要與孩子共同面對,鼓勵支持,度過學習的瓶頸。在學習上,家長不能因為寵溺而放縱孩子的自由,在家就要培養好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喜歡思考,喜歡看書,家長要樹立榜樣,可以跟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同時,由于農村獨特的環境,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從身邊的點滴了解數學,例如探討如何種地才能更好的讓植物享受光照,建造水池如何才能更節約更省錢,等等。
結語:興趣的培養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實踐,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能急于一時,急于求成,那樣也只是會揠苗助長,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反而容易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效果事而其反。因此,家長、教師與學生要共同努力,讓數學在農村的土地上,開出絢麗之花。
參考文獻:
[1]吳誼民.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J].知識文庫, 2016 (14):26–29
[2]吳仁芳,王珍輝.初中數學資優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學研究,2017 , 40 (2) :108-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