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作業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數學作業與教學活動其他各個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性設計,不僅有利于小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而且能夠提升小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由于目前小學生作業量大,形式單一,作業設計缺乏針對性、層次性、開放性、應用性,過于關注知識診斷作用,忽視了數學學科的特殊作用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學生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逐漸失去學習熱情,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偏離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初衷。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落實,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數學作業入手進行改革,將數學作業的實效性最大限度發揮出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進行小學數學作業改革展開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作業;改革
前言:在數學教學體系中,作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效的作業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還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與此同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對教學方案進行適當調整。然而,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數學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沒有得到普遍重視,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其實效性的發揮也受到一定的制約。因此,本文就如何優化數學作業進行研究。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
?。ㄒ唬┳鳂I過量
作業過量這一情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很多教師錯誤的認為“熟能生巧”,只要學生多做練習,自然就能鞏固并吸收相關的知識點。所以在作業布置上經常采取“題海戰術”,給學生設置過量的作業,試圖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實際上,這種作業不僅不能達到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還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長期以往,學生在數學學科上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也會逐漸下降,產生厭學情緒。
?。ǘ┳鳂I過難
數學是一門注重發展學生思維的學科。很多教師錯誤的認為,簡單的題目對學生來說沒有挑戰性,只有難題才能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正是這一錯誤觀念的影響,教師在作業設計上偏向難題,導致作業的整體難度過大。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有些學生還可能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心理。
(三)形式單一
新課改一再強調要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然而,通過對當前小學數學作業進行分析后可以看出,作業的形式整體比較單一,通常都是書面形式作業,缺乏操作、實踐性作業。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策略
(一)設計分層作業,兼顧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
由于生活環境、家庭背景、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掌握知識的程度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數學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而有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比較弱。這種情況下,對于同一道問題,有的學生輕輕松松就能解決,而有的學生絞盡腦汁也難以解出正確答案?!稊祵W課程標準》倡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币虼耍瑸榱思骖櫜煌瑢W生的發展需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師在數學作業設計上應當遵循分層原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度系數不同的作業,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真切切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首先,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分“基礎練習”“應用提升練習”和“思維拓展練習”三個層次,“基礎練習”作為每位學生必須完成的作業,旨在幫助學生打牢基礎,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學科的學習之中?!皯锰嵘毩暋笨筛鶕W生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完成,對于中等生,教師要鼓勵完成難度系數適中、具有全面性的作業,旨在讓該層次的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所有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查缺補漏,為接下來的進一步提高打好基礎。“思維拓展練習”鼓勵優等生,完成挑戰性的數學作業,以此發展學生的拓展性思維,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潛能。
(二)設計生活作業,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數學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換言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學生與數學這門學科之間的距離,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例如,二年級在學習完“時、分、秒”相關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作業:“從明天早上起床開始,記錄下自己一日活動時間,比如幾點起床的,幾點吃早飯的,幾點上學的,幾點進教室的,幾點吃午飯的,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覺?!?,本單元學習結束后可讓學生設計自己周末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在作息時間表的設計過程中學生既要考慮完成每項事情所用時間,并推出結束時間,而且還要推算出做下一項事情的開始時間,這種生活化的作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充分結合起來,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ㄈ┰O計實踐作業,發展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有效的實踐教學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在設計數學作業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愛玩、愛動的特點盡可能多地設計一些實踐作業,這樣既能發展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還能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例如,六年級在講解完“圓柱的體積公式”相關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根據硬紙板、砂子、膠帶、剪刀等工具探究圓柱體和圓錐體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推導出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其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等均在活動過程中得到發展。除此之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設計實踐作業,例如讓三到五個學生為一組,就如何推導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展開探討。
?。ㄋ模┰O計多樣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作業設計除了從數學的角度出發以外,還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設計具有趣味性、激勵性的數學作業。除了書面型作業、生活型作用、實踐型作業、合作型作業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孩子們運用多媒體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孩子們的知識視野也更加廣闊。教師在布置作業的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教師應當與時俱進適當的選擇一些新型作業。電子產品代替了傳統的書面作業,孩子對這些游戲型的作業更加樂于完成,例如:枯燥的計算練習設計成游戲,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鞏固算理,提高計算速度與正確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不理解題意還可以通過語音講解進行自學,尤其一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多可以語音讀題,解決了孩子的讀題困難。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數學課程還需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數學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尤其要將數學作業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有效作業設計有利于提高課程教學效率,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同時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及借鑒。
參考文獻:
[1]曹春艷,穆敏娟,李紅云.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基于對2017年度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小學數學教與學》轉載論文的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 4(17): 212-213.
[2]公會芹.核心素養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練習、作業分層設計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8(24):19-20.
[3]閆冰,潘海燕.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設計與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8(14):96-97.
[4]王勇兵.鄉村小學全科師范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育途徑[J].教育導刊,2018(02):81-85.
[5]郁麗娜.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6):1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