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36-01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語文教學所獲得的最具終身發展價值的人格修養與關鍵語文能力,作業是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途徑,作業設計更應該是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又能發展學生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優化作業設計策略,輕負擔高質量中助推學生成長,學生在如饑似渴的探索中形成自主互助的品質,真正成為作業的主人。
一、作業設計豐富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學生負擔?!弊鳂I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家庭作業過多的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學生總是被動、機械的完成,缺乏創造性、主動性的思維訓練,就會導致學生厭煩,教師頭痛。針對這一現狀,我依據多元智能理論、發展性理論以及新課程改革要求,重新全面認識作業的意義,尊重學生的個性,在作業的布置上指向學生核心素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更重要的是能引領他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到語文中的生活,生活中的語文。
1.內容多元化,注重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作業要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它是一種憑借,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
如我教學了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昆蟲備忘錄》一課,在布置作業時進行了多元化設計,引導學生任選其中一項,也可自主設計:“a.寫生字組詞,并在電腦上查閱自己感興趣的昆蟲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它們的特點;b.畫一只小昆蟲,涂好顏色,舉行班級昆蟲畫展;c.可以做一期關于“我喜歡的昆蟲”的手抄報,讓大家都來認識更多的昆蟲;d.可以創編一個關于小昆蟲的童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這次作業交上之后令我喜出望外,所有同學都精心完成了作業,由于有了豐富、真實的體驗,他們的聽記表達力,言語創造力,閱讀理解力等素養得到提升,匯報也是異彩紛呈:有栩栩如生、色彩艷麗的昆蟲圖,有圖文并茂的手抄報,有繪聲繪色的講解,更有為了保護益蟲朋友而義正言辭發出的倡議……
2.多層次并舉,尊重差異。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應該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或問題情境,誘發、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這種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小學生由于受知識經驗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發展也各有不同,應使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不同起點上,得到最優發展。因此,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必須多層次,尊重他們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因材施教,不僅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更讓他們自主探索,發現自己無窮的智慧,增強自信。
3.綜合性設計,自主探究。
綜合性是優化作業設計的又一有效策略,我和學生共同設計的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升華,更注重學生自主互助品質的培養。學生對自主設計的綜合性作業,有探索的興趣,找到了自己前進的動力,對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們不單單只滿足書本的知識,還在尋找更為廣闊的課外發展空間,這對他們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選擇作業,這使學生有了熱情參與的期望。同時,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有了作業的選擇權,他們不再把作業當成負擔,而能夠盡力的去完成任務。
二、能力培養自主化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們的語文作業也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確保圓滿的完成學習任務,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而采取的科學而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規則和學習調控技巧。因此,古今外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強調,大凡學習,必須運用科學的學習策略。
1.拓展延伸,注重實踐能力。
教育心理學表明,單調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因此,作業的設計也應講究趣味性,以生動、形象的形式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同時,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于趣味性的練習之中。
2.讀寫結合,展示創造能力。
在語文作業設計上,既要讓學生讀書,又要引導他們習作。讀和寫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只有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才能使讀寫相得益彰、共同發展、共同提高。讀可以讓學生接觸許許多多的文章樣式和品種,它們能為寫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鑒。更何況有的文章就是在傳授寫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訴讀者寫作的規律和途徑,把這些巨人的肩臂,作為向更高目標攀登的階梯,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三、評價機制多元化
在作業中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是師生互通心曲的有效策略。在批改作業中,我對學生的作業態度和書寫、準確率等方面進行激勵為主的綜合評價,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激勵他們追求新的目標的愿望。多元化、激勵性的評價策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他們會向老師貼的標簽去努力,良藥苦口利于病,裹上愛的糖衣照樣能把病治好。當我們關注孩子內心體驗時,只是改變了一下思維方式、教育策略,我們對孩子所期待的東西卻達到了。
如學生字跡工整,較之以前有了很大進步,我會這樣評價:“你的每一點進步都讓我看到了你的不懈努力,貴在持之以恒啊!”同學之間相互欣賞作業,并寫評語鼓勵對方。
指向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策略,培養了學生能力和自主互助的品質,讓學生感受到了蘊含在作業中快樂,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探索,積極構建自主、互助、探索體驗型作業布置策略,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把發展還給學生,做到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真正激活學生潛能,放飛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們愉快學習,幸福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