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的前置性作業設計源于生本教育理念,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課前互動中,教師通過在課前提前布置一些前置性練習題,學生以此為引導自主預習,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最優化。本文主要從前置性作業的基礎概念出發,明確列舉前置性作業設計的原則,并就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進行簡要分析,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 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139-01
社會高速發展,教學模式自然也要日新月異。當今我們倡導生本教育理念,具體而言,就是教師根據相關要求,提前布置前置性作業,讓學生以作業為基礎導向,先進行自主學習。由此看來,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正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并且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得到理想的反饋效果。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在極大限度上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其積極主動性,進而令后期的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這一教學手段既高效,又易于為學生所接受,功不可沒。
1.前置性作業含義
作為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前置性作業,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前知識的預習。同以往作業布置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前置性作業是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進行預習課程內容,而以往作業更多在于鞏固所學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二者的目的恰恰相反。
2.前置性作業設計的原則
關于小學語文的前置性作業設計并非隨心所欲,應當遵循幾個原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適當性原則。深入淺出,前置性作業的題量應符合適當性,做到少而精。本身前置性作業設計的目的就在于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若題量過多,容易擊退學生的學習熱忱,反而弄巧成拙。但是也要有一定的最低底線,題量過少可能導致學生過于敷衍完成作業,自然也達不到原定效果。
(2)有效性原則。任何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推出,便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前置性作業的設計也應遵循有效性原則,以求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前置性作業的設計應做到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實際,只有真正適合他們的,才能使他們在學習上取得可觀的進步。
(3)開放性原則。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力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各種開放性的角度切入,更有利于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活躍思維。前置性作業設計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是不可或缺的。從課本內容出發,又進行自然延伸,令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所感悟,有所收獲,真正得到能力的提升。
?。?)趣味性原則。趣味性主要體現于作業設計題型的靈活多變,內容豐富新穎。就作業完成形式來說,可以設置動口說的,或者書面形式的,甚至是動手操作,聯系生活實際的等等,由此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監督性原則。前置性作業同課后作業一樣,都應該進行監督檢查,且監督檢查要及時。無論是組內相互檢查,還是組間交叉檢查,都是可取的。不能讓學生認為前置性作業是一項可有可無的作業,同樣也要認真、用心對待,并及時有效地完成它們。
3.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策略
針對小學語文的前置性作業,如何進行有效設計便是其重點內容。
?。?)教師進行有效備課。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前,須根據實際情況,充分知曉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再對課堂重點內容以及除學生自主掌握外課堂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進行全面梳理,課外延伸和拓展的知識也不容忽視。只有教師先做到掌控全局,胸有成竹,課堂教學才能達到高效。其次,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寧少勿多,使課堂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還能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思路、習慣,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享受收獲的快樂。最后,教師必須在課后進行自我反思,結合學生課堂反饋,對一節課中的教學行為、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等進行深入總結,今后更好地揚長避短,推陳出新。
?。?)充分利用應用導學單,指導學生預習課文。關于導學單練習題的設計內容豐富,例如作者介紹、背景知識、課外延伸等。學生在課前根據導學單上的練習題進行學習,增強學習的目標性,減少了盲目性,提升學習效率,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
?。?)充分利用重點教學內容和課后練習題,前置性作業設計少而精。一般來說,大部分文章的課后問題,都會是課堂教學中所必須解決的問題或者是課文的相關重難點、主要內容。因此,這些知識要點都可以成為前置性作業設計的內容,讓學生清晰把握課文的重難點,對提升教學效果也起到明顯的作用。
?。?)作業設計要有梯度,由易到難,難易適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應進行綜合考慮,關于教材內容、知識重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因素,因材施教,爭取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前置性作業要求明確,形式多樣,可操作性強。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前置性作業,內容有所層次,要求有所差異??梢赃m當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完成基礎題,中等及以上成績的學生再完成一道提高題。對于開放性題目,不設置統一答案,讓同學們暢所欲言,發掘學生的閃光點。
4.結語
總之,前置性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有效的教學手段,以求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本文主要對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相關建議,教師應從真正的學情出發,合理有效地為學生設計前置性作業,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質量,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進。
參考文獻
[1]譚秀媛.小學語文前置性學習有效性研究文獻綜述[J].基礎教育論壇,2017(19)
[2]王麗君.淺談語文前置性小研究的設計[J].新課程學習(下),2014(4)
[3]洪冰芬.在語文學習中彰顯預習的價值[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