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對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檢驗和延伸,教師們都會布置一些作業。如果布置的課堂作業科學合理的話,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中,作業設計需要對學科進行延伸,要符合語文的特性,要讓作業擁有趣味性,并創造性地加入一些東西。在下文中,筆者首先分析了目前作業設計的現狀,然后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語文作業 作業設計 小學低年級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48-02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們許多能力還不具備,因此教學目的主要是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認識語文學科,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一套有益的學習方法,并且形成認真自主的好習慣。無論是任何一門學科,都少不了要布置課堂作業,這可以說是學習的必要步驟,不僅能夠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如果教師設計的作業非常有效,那么教師可以真實地認清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判斷學生的基礎是否牢固。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有意識的去鞏固知識。因此,教師要做好語文作業設計,摒棄傳統落后的思維,通過設計有效的課堂作業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1.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
1.1作業題型單一,抄寫任務過重
在過去很多年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喜歡布置的作業都是抄寫生字和生詞,而且要求學生們抄寫很多遍,這樣繁重的抄寫任務增加了學生們的心理壓力,而且無法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也束縛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抄寫任務的形式太過于單一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增加思考,只是多次書寫字形。這樣做語文學科的深層意義沒有被發掘出來,語文知識也無法轉化到實際生活中,學生們無法靈活運用。
1.2 作業答案統一,創造動力不足
教師會為語文作業設置標準答案,要求學生統一的遵照標準答案,那么學生就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而是朝著教師給出的答案靠近。在這種作業模式下,學生們不相信自己,也不再動腦思考,而是背誦教師給出的標準答案。很多學生就平時放松自己,在考試前,將教師的答案背誦下來,考完試之后就又忘記了。許多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會忽略學生的創造性發揮,只是參照標準答案來評判對錯,重視整體性而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極大挫傷了一部分學生語文思考的積極性。
1.3作業設計傾向個人作業,缺乏協作能力
許多教師喜歡用傳統的方法進行作業設計,只融入了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運用知識的角度不夠充分,考察的方式過于落后。因為考試可算是學生和教師的頭等大事,因此一切的學習和一切的作業都是為了考出好成績,這就帶來了許多的惡果,教師設計作業時為了應對考試,學生完成作業是為了應對教師和家長,這就產生了惡性循環,學生的個性被極大地限制,無法與同學們合作和思考,久而久之,不利于同學之間的協作和團結。
1.4作業設計單向,評價層次單一
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的時候,占據了主動地位,學生們要單方面的接受評價。教師們往往不會了解學生的看法,也不會經常和學生溝通,不知道學生的喜好,那么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就不高。教師評價學生作業的時候,分層較為簡單,分別為“及格”“不及格”“良好”“優秀”,這些評價不一定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太過于單一化。
2.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探究
2.1 注重作業同異性,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作業
抄寫作業雖然有加速學生記憶漢字的優點,但是卻加重了學生的任務,占據了學生的精力,使一些學生變得機械而麻木,漸漸討厭這些單調的作業。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學生的相同點,更要考慮學生的差異,針對不同的語文基礎,設計出滿足不同能力學生的作業,不耽擱學生的學習進度。作業設計還要增加更多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愛上做作業。
2.2 發揮學生潛力,開放作業設計
很久以來,作業都是學生的負擔,一些學生很抵制做作業,因此,教師改變作業在學生心目中的定位,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多加入一些實踐性的內容,同時也應該具備一定的人文性,幫助學生培養好的價值取向??梢远嘣O計幾套作業方案,供學生們去自主的選擇,鍛煉自主能力。
2.3強調作業層次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一樣,設計作業時都應該分開層次,可以有簡單的作業和難度大一點的作業,讓學生們不僅可以鞏固課堂知識,還可以思維發散,層層遞進的提高自己。如果學生課堂上已經掌握的較好,那么可以不再布置作業,減輕課下的負擔。
3.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們不可以輕視自己的教學任務,要帶領學生打好基礎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多加入創新元素,作業內容要更加廣泛和靈活,給學生提供生活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們熱愛作業,并且在快樂中完成作業并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國祥,李彬彬,竇文濤,等.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12):1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