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初中物理;作業設計;有效性
  隨著課改的推進,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不但要關注課堂講解的質量,更要關注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是提高作業有效的關鍵,如何設計的既可以為學生減負,更能為學生的發展尋找思路。作業成為反饋課堂教學有效性以及學生發展的有效指標。
  1.物理作業有效性設計的意義
  新課程改革體現了新教育理念,要求實現兩大轉變:教學方式轉變和學習方式轉變,課堂作為開展教學的主陣地,歷來為眾多教育教學工作者所重視,但課外往往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要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一理念,挖掘學科教學價值內涵,還必須在課外下功夫。筆者認為,通過作業有效布置可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相結合。
  2.作業有效性的依據
  如何判斷作業是否有效?據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衡量:(1)是否能把握教學內容的定位;(2)是否注重個別差異;(3)是否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4)作業能否體現師生互動的要求;(5)是否把作業與課堂聯系起來;(6)是否注重發展學生的認知技能,提高其素質。
  3.影響物理作業有效性的因素
  物理學科本身的因素是影響學生作業有效性的首要條件。它直接關系到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參與度、作業完成的數量與質量,從而制約著作業的有效性的成功率。有統計顯示,學生完成物理作業中的實驗和探究題質量不如其他題型,這與實驗和探究題的性質不無關系,因為實驗與探究題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要求更高。
  教師因素是影響學生作業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成效。布置給學生的作業要有充分的相關性和針對性,適當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相關的知識。
  4.提高物理作業設計有效性的途徑
  新課程下的作業觀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作業當作是課程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物理作業要適應課改要求,聯系學生實際,在形式上也不要單一,在內容上也要注重分層;同時,在整個物理作業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多元評價,肯定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這樣還可以促使教師對全體學生學習狀況的動態了解,不斷改進教與學,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4.1物理作業設計要少而精:作業練習要立足全體學生,從緊扣重點、把握難度、加強探究等方面進行精選。教學中要改善基礎性訓練,要強化作業題目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做到訓練一道題,讓學生掌握一類題型的解題技巧,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2物理作業設計要有層次。作業分層是因材施教的需要;是提高課堂效益、減負、培養學生自信的需要;是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是改善物理作業有抄襲現狀的需要。物理作業分層設計具體措施:
 ?。?)作業量分層,做到充分練習和自由發展并舉。對于后進生、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對他們適當放低要求,減少有難度知識的作業量。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教師對他們要適當減少基礎性練習的量,給他們自由發展的時空。
  (2)作業難度分層,做到基礎目標和能力目標統一。物理作業的難易設計要考慮到本班的實際學情,確保大家在達到基礎目標的基礎上,努力使中上游學生完成能力目標。
 ?。?)作業形式的分層,作業形式不追求“完美統一”(這一點可能各學校有相應的規定)。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方面的學習優勢,作為老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把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統一起來。
  4.3創新性是提高作業有效性的深層拓展。作業的創新包含了老師布置作業和評價環節的創新,也是指學生完成作業過程解決問題的創新。老師布置作業時可以找變式題,評價環節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過程可以從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開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提高作業有效性,不能再是簡單地布置作業、完成作業、批改作業,而是一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升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學習過程。是提升課后學習效率,習得問題解決方法的認知過程。
  參考文獻:
  [1]高小兵“教學中的分層與分類指導”教育理論與實踐
  [2]曹秀華“基于多元智力理論的分層作業設計”中學物理教育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