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反思與優化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作業設計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拓展語文課堂教學、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為了能進一步彰顯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價值,就要反思當前作業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索對作業設計進行優化創新的策略,有效發揮作業輔助作用,增強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本文針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現狀進行反思,并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了優化策略,僅供參考。
  小學語文 作業設計 優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02-02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思想并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并且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策略的制定也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和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方向進行了改革創新,在一定程度上為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出現了發展滯后的情況,難以與課程改革的需求相適應,因此必須對作業設計進行優化創新,發揮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價值,為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提供重要的輔助。
  1.當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反思
  綜合分析我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基本情況,發現受到新課程改革思想的影響,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已經認識到作業設計的重要性,并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針對實踐作業、自主作業、探究作業的設計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制定了更加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改革方案,使作業設計的質量明顯的提高。但是縱觀當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基本情況,發現作業設計形式單一,機械刻板的問題仍然相對較為嚴重,并且作業設計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聯系不夠緊密,難以為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供服務。此外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相對較少,沒有構建完善的作業設計體系,導致作業設計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甚至對語文教學活動的改革創新造成嚴重的制約。所以新時期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現實需要,要從多角度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工作進行創新,全面突出作業設計的綜合效果,為落實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2.新時期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進行優化創新的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按照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現實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作業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樹立全新的設計理念,從多角度對作業設計工作進行創新,以全新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完成作業的活動中,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價值,有效增強教學效果。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對作業設計的內容進行優化創新
  按照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要重新對語文作業的內容進行調整,確保作業設計能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現實要求吻合,增強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重視語言材料積累性作業的設計,重點培養學生語言建構和運用方面的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漢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形成系統的認識,為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其次,要加強對思維導圖類作業的設計,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發展能力,使學生在對知識內容進行整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對知識點的系統認識,突出教學組織效果。如,在完成對《只有一個地球》課程的學習之后,教師讓學生從地球的外貌、地球的資源、地球的威脅以及地球的生態保護等角度設計思維導圖,對文本內容進行整合分析,有效促進了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
  再次,加強對上層建筑的重視,重點關注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方面為學生創造欣賞文本內容、評價文本內容和創造美的條件,通過合理的教學引導實現對藝術教育的滲透,發揮語文學科上層建筑的作用,激活學生情感,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如,在完成《桂林山水》課程的教學后,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的過程中讓學生采用繪畫的手段將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象呈現出來,能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形象化的感知,方便學生更好的鑒賞文本內容,突出教學藝術性,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
  最后,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有效促進文化的傳承。傳承優秀文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方面的關鍵性內容,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和德育內容,能讓學生體會精髓文化,激發學生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如,在《各具特色的民居》課程教學后,教師設計讓學生搜集與課文民居內容相關的民族文化、地區風俗習慣內容等,并在小組中討論探究,能使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形成深層次的理解,有助于促進學生文化傳承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形式優化創新
  信息時代背景下,對小學作業進行優化,可以嘗試綜合應用不同類型的信息技術,創新作業設計的形式,突出作業設計效果。
  首先,應用微視頻,創新預習作業。預習作業是小學語文作業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產生重要影響。結合微視頻技術的應用,教師對預習作業進行創新,能讓學生獲得生動形象的預習體驗,能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預習學習,提高預習指導的有效性。如,在《小蝌蚪找媽媽》課程教學前,教師為學生分享與課文故事內容相關的預習指導視頻,并設計按照視頻內容完成預習的作業,能讓學生初步了解故事內容,確認學習重點,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工作,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其次,借助自媒體,設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新作業形式。綜合應用自媒體平臺,能按照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對作業設計進行創新。如,設計欣賞和聆聽類型的作業,豐富作業資源,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設計口語表達類型的作業,讓學生在將音頻內容上傳自媒體平臺后,能自己對自己口語表達等情況進行檢驗,增強作業設計反饋效果。如,在《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后,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表達情感的理解,教師讓學生在課后完成在“喜馬拉雅”電臺聆聽有聲課文的作業,在與課文相關音樂、歡笑聲音的輔助下更好的感受《難忘的潑水節》所描繪的場景,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感,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
  最后,巧用大數據技術,拓展語文作業評價的新渠道。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改革不僅僅體現在作業布置方面,還與作業評價存在緊密的聯系,教師只有能綜合分析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作出客觀準確的評價,才能對學生實施針對性指導。所以要結合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綜合分析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學生在作業中對重難點知識的處理情況等,對學生情況實施精準評判,有效制定評價反饋方案,發揮作業評價的價值,輔助學生進行更加系統的學習探索。
  綜上所述,在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按照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指導,綜合應用微視頻、自媒體和大數據技術對作業形式進行創新,能使小學語文作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增強作業設計的實際應用價值,為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指明小學生未來學習和成長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秀蘭.語文作業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設計[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8(3):26-27.
  [2]姚春暉.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策略[J].情感讀本,2018(35):63.
  [3]孫榮榮.用心對待小學語文作業[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