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徑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媒體是當前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時空覆蓋度高,并且傳播方式便捷快速。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發展機遇。本文首先對新媒體及其特點進行介紹,然后對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要求以及教育途徑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黨員;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黨員數量逐年增加,已經成為黨員隊伍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媒體應用的背景下,在對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應合理應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對學生黨員加強引導教育,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水平。因此,對新媒體洗的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進行詳細探究迫在眉睫。
  1 新媒體及其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技術蓬勃發展,與傳統的傳播媒介方式區別比較大,包括書信、電視、電話等等。新媒體技術又可以被稱為數字新媒體技術,其應用技術基礎包括網絡技術、移動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等等,在為用戶提供信息數據時,可通過互聯網、有線網、通信網等作為媒介,常見傳播主體有網站、手機短信、移動電視、數字廣播、搜索引擎等等?;谛旅襟w技術的信息數據傳播方式快速便捷,受眾面廣泛,并且具有開放性特征,同時交互性良好。新媒體技術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新型信息傳播工具,并對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需要注意,由于新媒體屬于一種新型傳播媒介,且應用優勢較多,而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活躍,對于新事物的興趣和接受度比較高,對此,可采用新媒體技術,為高校學生黨員理念信念教育提供幫助。
  2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要求
  新媒體技術的傳播內容具有多樣化特征,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方式更便捷,因此學生的知識也更加多元化,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由于傳播內容具有多元化特征,因此可以有效激發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主動了解先進的思想理念,豐富知識儲備。但是,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雖然新媒體技術的傳播內容很多,但是,部分傳播內容良莠不齊,對于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也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另外,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中,主要依靠網絡技術,而網絡技術的使用十分自由,這樣就會淡化人們的主流意識。除此以外,部分網絡內容體現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宗旨,對于學生黨員的主流理想信念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3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徑
  3.1加大高校校園網絡建設力度
  在對高校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應該將網絡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逐漸融入網絡文化內容。為了充分發揮網絡對于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教育優勢,必須保證網絡教育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高度關注學生,對學生對于學校教學、宿舍、食堂、圖書館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收集整理,充分采納學生的意見,并結合實際情況妥善解決,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網絡教學內容還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日常管理,幫助發布學校的重要活動、熱門話題、學生日常管理規章制度等等,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意識。除此以外,在網絡技術的應用中,還應該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為學生排憂解難,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
  3.2拓寬理想信念教育的載體和空間
  新媒體技術的形式具有多樣化特征,并且傳播內容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詳細了解新媒體技術,然后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新媒體內容,將抽象的理想信念教育逐漸轉變為生動活潑、充滿感染力的教育模式,提高教學過程的實效性。高校學生對于新媒體技術的興趣比較高,對此,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對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關注度,比如制作電子教材。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網絡溝通平臺,使得學生和教師可以在平臺中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傳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等,而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學習感悟進行溝通交流,同時還可以針對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理想信念逐漸形成。
  3.3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合力作用
  線上工作內容是宣傳和動員,而線下的工作內容則為實踐。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不僅需要應用線上教學方式,而且還應該配合應用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感知良好的理想信念,提高社會責任感。比如,在對學生黨員進行黨史教育時,在線上教學時,可采用圖片、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展現革命建設歷程,而在線下實踐教學中,可組織學生走訪紅色圣地,開展志愿服務等等,通過聯合應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3.4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
  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必須弘揚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對此,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中,應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結合高校學生黨員實際情況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
  3.5完善新媒體平臺的監控和管理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基礎為網絡技術,在網絡信息傳播中,信息傳播模式為爆炸式,信息良莠不齊,不良信息可能會對學生黨員正確的理想信念造成不良影響。對此,高校應加強校園網絡監督管理,對于不良信息應及時過濾,有效凈化校園的新媒體環境,同時要求學生提高網絡道德自律意識。另外,在新媒體平臺的實際應用中,高校還應該對學生黨員的思想變化動態進行觀察,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方式,進而構建良好的網絡教育模式。
  3.6學生黨員新媒體教育效果分析與測評
  在對學生黨員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還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評估機制和糾錯機制,對教學過程進行動態化管理,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分析,進而為新媒體教育的改進提供可靠依據。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基于新媒體技術的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進行了詳細探究。與傳統傳播方式相比,新媒體技術的傳播內容豐富,并且傳播方式快速便捷,學生對其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在對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應加大高校校園網絡建設力度,拓寬理想信念教育的載體和空間,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合力作用,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完善新媒體平臺的監控和管理,并對學習效果進行測評,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龔攀,呂蕾,李楊.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以上饒師范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37-37.
  [2]陳信鋼.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8):188-189.
  [3]李四維,李學靜,溫健林.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響機制及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v.36;No.289(9):200-2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0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