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地理教學過程是初中地理教師與學生的一個師生進行認知信息交流過程,同時也是師生間彼此情感交流的過程,本文以情感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為主線,采用文獻綜述法在大多學者基礎上基本闡釋了情感及其情感教學基本概念,分析了情感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意義以及原則,一方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提供部分借鑒,另一方面為初中地理情感教學實施提供策略性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情感;情感教學;地理情感;初中地理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情感
情感(或稱對情緒的感覺)是個體在生活、工作中,在與自然與社會的交往接觸中,由于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假、益與損的刺激,產生出的某種較為穩定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伴隨的主觀情緒反應狀態。同時在《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感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其精神或社會需要相聯系的一種態度體驗[1]。
2.情感教學
情感教學是與傳統知識教學相對的概念,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情感態度作為學生認知水平和人格發展的重要方面[2]。同時情感教學也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3]。情感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合理調節學生學習情感,并充分利用學生情感進行教學,以便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學習情感
學習情感即學生的學習情感,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主觀體驗,它對學生大腦的信息加工有干擾作用[4]。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其情感通常會成為一種激發和阻礙學生學習的因素,若教師忽視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則學習將不能構成有效的學習,教師將達不到其預想的教學目標[5]。
二、情感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情感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堅持全面發展。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楦薪虒W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地理課程教學中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之一;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情感教學進行課程講授,即可以提高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能力,
(2)有利于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在地里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中采用情感教學,可增強學生地理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自主的投入地理學習中去,使得學生從整體上提升綜合學習效率。
三、地理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學
1.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傾注情感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情感教學的實施者,所謂地理情感教學,它即包括教師情感的傾注又含有學生學習情感的轉換,只有將教師情感調節到最佳正向積極情感,學生學習情感達到有效的途徑,才是成功的地理教學課堂,即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筆者從教師教學情感角度與學生學習情感進行整合分析得出以下方法。
?。?)教學語言情感化:教學語言應該飽含感情,以情動人 。學生通常會有一個“耳朵也會挑食!”的現象,中學地理學科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鄉,遠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點,這些知識絕大部分不能被學生直接感知,大多需要靠教師運用飽含感情的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繪聲繪色地將學生引入神圣的地學殿堂。
?。?)教學行為情感化:教學行為是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教師職業行為,是教學的核心和實體部分,是構成,教學活動的細節和內容,也是教學中最具能動性的一部分。
?。?)教學場景情感化:教學場景情感化即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2.注重學生學習情感轉換
學生是地理教師進行情感教學的接受者,因此學生對教師情感教學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的轉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主動加強與地理教師的溝通交流。學生情感是學生學好各類地理知識的催化劑,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不容忽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從關注學生學習情感的轉換入手,更全面、更準確地把握學生學習動態,做到深刻理解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涵,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發展,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探究精神.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探究式教學蘊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關注每個孩子的情感發展,以情感人,以情促知,讓學生在輕松的地理課堂中認識到地理科學的價值,快樂地掌握知識。
3.構建“以情優教”情感策略體系
構建“以情優教”情感策略體系是充分在地理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以及教學環境實施過程中應用情感教學相關實踐性策略,“以情優教”要求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以情激趣策略(樂學)、以情導問策略(好問)、以情啟思策略(喜思)、以情促用策略(愛做)、以情勵評策略(善評)。以情激趣策略即要求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較為形象、直觀生活化的地理事物或現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達到樂于學習地理的目的,例如:具體在教學內容上運用生活化地理策略或直觀展示策略。以情導問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有趣且具有懸念性的問題,激發學生、點撥學生、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獲得發現問題的積極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好問的目的。例如:在實際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激趣提問和疏引導問等策略。以情啟思策略即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組織情感處理的策略,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獲得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時喜悅、激動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喜歡主動思考地理問題的目的。最后以情促用策略即實用地理,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只是理論講授,應運用體驗、創作、合作與競爭等方式,促使學生自動手,使學生獲得合作與創作的積極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愛好動手創作的地理作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教育卷)(Z).沈陽:沈陽出版社.1990:96.
[2]陳昌平.數學教育比較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