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鄉土地理資源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鄉土地理資源是連接地理課堂與現實生活的紐帶,將周邊的地理環境和地理學科有效聯系在一起,并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并應用到地理教學中,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本文通過分析將大同市鄉土地理資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學的案例中,提出鄉土地理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鄉土地理資源;地理教學;應用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C-0046-02
  目前,地理教學普遍是從黑板到課本,從教材到課后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學生雖然熟知理論知識但在實踐活動中難以下手,不能有效地將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在新課改的形勢下,不僅要求學生學會理論知識,也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一、利用鄉土地理資源優化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地理教學都是以傳統的課堂為主,而鄉土地理資源要想在地理教學中得到靈活的應用就應該將課堂與課外有效結合,并通過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將課堂地理知識與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為高中學生開創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將學到的地理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在學習《地表形態變化》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向郊外,觀察本地的山脈和土壤,讓學生了解本地的地形和地質結構,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增長知識并提高觀察能力。
  二、 鄉土地理資源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ㄒ唬┺r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顯著成效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有著豐富的鄉土地理資源。受氣候和地形的影響,斗山杏仁、核桃和大紅棗被稱為山西農產品的三大寶。近年來,全市圍繞“136”發展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發展功能性農業為引領,以農牧交錯帶核心示范區建設為抓手,不斷做好做優畜牧、蔬菜、雜糧、特色農業等四大主導產業。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全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的成效,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優,穩中向綠。
  在湘教版地理教學《農業區位因素和農業地域類型》一課中,為了使學生了解當地的生態農業的情況,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農業進行教學,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運用周邊的地理資源,搜集學生生活中的資料,全面認知區位農業,加強理論學習。學習和掌握知識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析當地農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為家鄉的農業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
 ?。ǘ┑胤浇煌ㄟ\輸布局
  在講解《中國的交通運輸》時,可以以當地的交通情況為主,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分析當地的交通布局,理解交通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教學內容可以依托“大同市交通發展”這一鄉土地理資源進行設計,以視頻為載體播放《大同大不同》的視頻。搜集大同市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資料,將這些鄉土地理資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比如,同蒲鐵路,可以分析鐵路這種交通方式給大同人民帶來了怎樣的生活變化,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分析,大同市的煤炭運往全國各地采用哪種運輸模式比較合理。
  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分析地理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家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ㄈ┟憾嫁D型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大同市是我國最著名的煤炭城市和工業基地,因其煤儲量大和高質量有著“中國煤都”的美稱。煤炭采掘業一直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但是在近年來,煤炭資源被大規模開發和利用,資源正在日益減少,大同市即將面臨自然資源瀕臨枯竭、下崗人員逐漸增多和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煤都”轉型已迫在眉睫。在學習《自然資源保護與管理》這一課時,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分析目前煤炭資源,使學生了解優質煤炭資源瀕臨枯竭,煤炭生產接續緊張等問題。同時伴隨能源基地不斷建設以及地形條件復雜,開采難度較高等因素,如沒有國家的政策和扶持,很難進行大規模開采。
 ?。ㄋ模┧亮魇в绊懡洕蜕鐣目沙掷m發展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各種環境問題隨之而來,讓人們關注的就是水土的流失,我國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不僅體現在山區和丘陵地帶,也發生在城市。大同市又是一個以能源產業為主的生產型城市,長期以來受開山、采礦等人為因素和暴雨集中、土質松散等等資源因素的影響,水資源十分緊缺。近些年來,在正確領導下,雖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發展成果,然而嚴重忽視了水土保持工作,致使水土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全市人民工作和生活。
  三、鄉土地理資源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近年來,隨著生產建設的不斷發展,大同市各種自然資源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由于人們缺乏水土保持意識,在生產建設中忽視生態與水土的保護,水土流失的現象十分嚴重,生態環境急劇惡化,使本來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在學習《自然資源與主要資源問題》時,經過分析和收集整理,可以總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具體措施。一方面是加強生物措施,擴大種樹和種草的面積,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性措施之一,但是植樹和種草要因地制宜,要充分考慮在溝壑斜坡上適應種植坡林,溝壑中應沿著侵蝕溝道種植;二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水平梯田,打壩淤地,引洪灌地,從黃土高原現狀來看,可以在一些緩坡上建設水平梯田控制水土流失現象,這些措施的應用將非常有利于保土和保水,一舉兩得。
  四、鄉土地理資源應用的教學建議
  新課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此,鄉土地理資源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改革學習方式。
  將鄉土地理資源有效地應用到地理教學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提升學生分析地理現象及思考能力。由于目前很多教師對于鄉土教學資源的應用僅局限于理論,并沒有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教育部門要大力支持和鼓勵教師及學生走出校園,深入了解地理知識,用實際行動去感受大自然界的魅力。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臺上講、臺下聽的授課模式。同時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著鄉土地理教學的質量,尤其體現在農村地區,地理教學水平與城市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所以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地理教師團隊的培養,提高其專業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孝富.大同市人為水土流失及防治對策[J].中國水土保持,1998,(8).
  [2]蘇筠,王靜愛,陳靜.“鄉土地理”實踐教學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8).
  [3]趙志敏.結合鄉土地理,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6).
  [4]高貴強.鄉土地理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2017,(3).
  [5]趙志敏.基于鄉土地理資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8).
  [6]鄒明曉,胡寶清,侯劉起.學鄉土地理案例開發新方法與應用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J].地理教學,2019,(8).
  [7]曹雄,楊亞妮,王飛.基于研學旅行的中學鄉土地理教學實踐思考——以《慶陽鄉土地理》課程開發與教學為例[J].教育革新,2018,(8).
  [8]曹平,宋向陽.鄉土地理教材內容呈現形式特點——以鄉土地理教材《金張掖》內容為例[J].教育探究,2015,(5).
  [9]湯斌.新課程理念下的農村中學鄉土地理教學[J].教育革新,2009,(10).
  [10]林芳.鄉土地理教材的教學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8,(10).
  [11]先青平.習水縣鄉土地理實踐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6).
  [12]張小玲.淺談如何教好初中鄉土地理課程[J].教育革新,20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24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