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的運用于現代教育中,如今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和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地理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地圖的能力,為地理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變過去單調的、枯燥乏味的、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為有趣的、豐富多彩的、尊重個性的教學模式。這將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學改革,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地理課堂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168-0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結合課程改革的需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已被應用到中小學各科教學,當然包括地理教學。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特別信息技術的介入和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地理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析圖能力,為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變過去單調的、枯燥乏味的、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為有趣的、豐富多彩的、尊重個性的教學模式[1]。這將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學改革,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思維才能活躍,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把靜態、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維空間中,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教學更充實、形象、生動,刺激學生聽覺和視覺感官,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F代教育技術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教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活動中掌握知識。
例如講授《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借助PPT講解洋流對氣候、海洋生物、航海和海洋環境的影響,借助多媒體展示世界地圖分析洋流的影響,知識更形象直觀,學生理解更深刻。地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講解教學內容,知識掌握更容易,提高學生對地理的感性認識,激發探索地理奧秘的激情。
二、培養學生的析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語言,始終和地理教學密不可分。地理課堂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把地圖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并從中得到相關的地理信息。
如講區域地理的某一個地區(或國家),利用多媒體展示地圖,引導學生分析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并引出其對農業、工業等的影響。在地理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化繁為簡,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地理的興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教和學的質量
多媒體計算機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可通過三維影視宏觀縱覽地理環境,微觀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標本,使地理課堂比較生動和直觀地模擬地理現實[2]。多媒體教學可對地理課本、地理圖冊和相關教學素材進行整合,并結合學情和班情因材施教,對教師而言,特別是重復授課的小科目,減輕教師重復、機械的勞動,有利于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設置,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而言,豐富直觀的教學信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解決學生學習困難
學生的認知由于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抽象的地理教學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又或者對一個班級而言,有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有些教學內容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課堂第一次接觸,理解起來比較困難?,F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通過視頻、微課、電視、光盤、計算機等形式對課堂內容進行設計和存儲,并進行推廣,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對課堂學有困難的學生,課后學習、研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惑,能夠學有所獲。
今天,世界進入了信息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地被老師接受,也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教學媒體的不斷更新,有力地促進了教學現代化的發展,從而使地理學科教學從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得到新的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使地理教學煥發出奪目的光輝,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從而有更多的學生喜歡上地理課!
參考文獻:
[1]周戈花.談多媒體與高中地理的融合.散文百家.下旬刊
[2]馬麗艷.地理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華少年. 2016(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