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的信息資源,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大量教學信息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并運用于課堂教學?!蹦敲?,怎樣才能使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運用呢?下面就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略談淺見。
關鍵詞:教育技術 小學語文 作用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識字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重點,在教學中時常發現孩子們由于音近和形近所導致的錯別字很多。而低年級孩子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一些,于是在教學識字時,我利用多媒體的聲情并茂、視聽、動靜相結合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欲望。例如:在教學“草叢”的“叢”字時,孩子們經常漏掉下面的一橫,于是我利用課件先出現一片光禿禿的土地,然后,一棵棵小草一點兒一點兒從土地下面鉆出來,邊演示邊講解光禿禿的土地就相當于“叢”字下面的一橫,很多小草長在土地上就變成了“草叢”,沒有土地就不能長那么多草,同時,在相對應的位置出示一個大大的“叢”字。通過課件的演示,孩子們對“草叢”的認識理解更透徹了,“草叢”的“叢”字再也沒有寫錯過。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畫面比較感興趣,在教學《小毛蟲》一文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學生通過觀看可憐的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點點笨拙的挪動自己的身體,從一片樹葉爬到另一片樹葉,失敗了也不放棄到不悲觀失望的“小繭子”,最后破繭而出,變成一只美麗蝴蝶的過程。用生動形象的視頻讓孩子們在屏息注視中了解了小毛蟲“破繭成蝶”的過程,以及其中蘊含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的道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突破重難點,是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一直以來的難題,而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這一難題。例如:《飛奪瀘定橋》一文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歷史事件理解課題中的“飛”和“奪”分別指什么?在學生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戰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這里的“飛”并不是“高飛”的意思,而是“形容速度快”?!皧Z”指的不是單純地“搶奪”,而是“形容戰斗激烈”。最后再引導學生回歸文本,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作者如何利用文字表現“飛”的速度、“奪”的激烈,進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口語交際”部分明確指出“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崩纾涸诮虒W口語交際《說說廣告》時,課前我請學生收集一些廣告圖片、錄音和錄像。課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和錄像、聽不同的廣告錄音激發學生的“想說”的欲望,之后鼓勵學生從廣告的構思創意、廣告詞的設計、畫面的美感、音樂的運用等方面請談談自己觀看這些廣告后的感想。學生能說出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廣告,并闡述理由。整個過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其生動、形象、具體的音視頻效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又使學生順利獲得新知,進而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