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調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不僅影響著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影響著學生將來的發展。本研究從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內涵、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運用問題、教學模式使用的建議與對策三方面進行分析,了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模式
  
  一、教學模式是什么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立足相應的教學經驗,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而形成的教學環節或教學要素相對穩定的關系。
  教學模式的主要包含的要素有: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是依據教學理論的指導建立起來的;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標要通過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使用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特定的教學方法適用于一些特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使用要依據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結構,整體上,教學活動和要素受教學模式的掌控。基于此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是依據語文教育思想、教學規律以及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形成方法的策略體系,包括教學過程中諸要素的組合方式教學程序及其相應的策略。
  二、當前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確定教學模式的選擇依據單一
  多數教師認為,在確定教學模式時就應該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逐漸滲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教師已經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開始重視學生的接受情況,但教學模式的選擇依據不應該僅僅是學生,還有課程內容的特點、教師的個人素質、教學的環節等。
  2.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不突出
  多數教師認為,教學模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有一部分學生語文敏感度不高,對語文知識的了解也不多,語文學習方法單一且落后,不能適應現在的語文發展狀況。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之下很少有教師有意識使用教學模式,這也就體現出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不突出,雖然很多教師沒有深入研究過教學模式,也沒有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做一個真正的總結,但是他們會規整出屬于自己上課的特有“方式”,是他們都有自己在這么多年的教學生涯里對教學的整體的一種把握,這就是教學模式沉淀的結果。
  3.教學模式應用類型單一
  目前,傳統的以知識傳遞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占據這當前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主體。在觀察真實的課堂中,大多數的教師還是采用的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系統學習,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我國廣為流傳。走入當前的語文課堂,都是從導入開始到作業結束。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傳授知識,使學生快速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不到位,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通過對訪談內容了解到,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仍廣泛存在,但值得肯定的是,教師可以正視其優缺點。
  4.新教學模式推廣力度不夠
  目前,多數教師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接受新模式。以推行情景教學模式為例,得出新模式推廣難度較大。大多教師認為若在學校推廣情景教學模式存在阻力。通過調查,有教師認為推行教學模式的困難是學校領導,有的認為是課堂硬件,有的認為是學生接受能力,還有認為是個人能力,這些都是推行存在的阻力。若在學校已經推行了情景教學模式,教師認為推行情景教學模式的制約因素是來自各個方面的。有的教師認為推行情景教學模式的制約因素是學生素質,有的教師認為是學校的推行力度,有的認為是教師的認可程度,有的認為是教研氣氛,有的認為是學校硬件。從以上可以看出,推行情景教學模式的制約因素來自各個方面。由此可知,新模式推廣難度較大。
  5.教師的教學模式使用單一
  在教學實踐中了解到,許多教師滿足于當前的教學模式,認為能教好、學生能學到更多知識才是重中之重。以講授式教學模式為主,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通過教學實踐也了解到,部分教師之前也嘗試過其它新的教學模式, 但效果不佳后就放棄了又回到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因為這樣學生可以快速接受新知識。在此了解到教師的教學模式使用比較單一,但并不唯一,但還以講授式為主。而且部分教師對自己使用新的教學模式沒有信心,怕影響學生成績,自己不敢也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在研究使用新教學模式上。
  6.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重視不夠
  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重視不夠。通過調查分析,一線教師認為教學模式是普遍存在,但并沒有得到廣泛重視。教師對教學模式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但是每個教師對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的見解,教師大都能掌握教學模式的內涵,但并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說明了大部分一線老師對教學模式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深入了解教學模式的內涵。
  三、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使用的建議與對策
  1.各級教育教學主管部門要加強教師教學模式改進意識的教育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因素,隨著教育工作越來越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社會對于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對于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作用,也對學生扎實的掌握專業知識、發展專業技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級教育教學主管部門要加強教師教學模式改進意識教育,要提高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重視,教師要積極的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固定使用同一種教學模式,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教師要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語文教學的各個層面都要追求一個“活”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改變教育思想,實現學生的主人身份,讓學生愉快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教學模式,利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教學,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策略要“活”。選擇教學策略要依據的學情的不同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運用,來適應教學的需求。
  教學內容要“活”。很多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是來自與課本或者教參,但其實語文真正的教學內容要教師真正的去解讀,一節課的重點可能會因為學情的不同和教師情況的不同產生變化,所以教學內容要活。
  教學形式要“活”。很多教師為了體現現在推行的合作探究,不管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也不管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組織形式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來決定。
  教學方法要“活”。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哪種是最好的。只有適合自身教學、適應學情的的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要“活”。評價方式多元化,不能只看重學生的成績。評價主體多元化,不能只讓老師一個人評價,可以采取師生評價,生生評價。
  語文教學關鍵要“活”。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模式,要加強教師模式的總結與提升,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要把握語文教學的本心,探究語文的真諦,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較差,喜歡玩,所以在真實的情景中獲取知識更適合他們,低年級的語文學習知識比較簡單,在玩中獲取知識才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語文知識本來就是融入于生活,語文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才是好的學習方式。
  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一定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對學習產生興趣,但缺乏判斷能力,例如對寫作、口語交際、生字學習方法的掌握較差,需要教師注意培養。語文知識是廣泛的并且融入生活的。
  高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都變得更高,自己有興趣也有能力去主動探究新知識。高年級的語文知識難度增高內容增加,所以對學過知識的復習與概括顯得尤為重要,而且要重視對學生對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
  3.提高學校硬件設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政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大對學校設施的財政支出,提高學校的硬件設施,引進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創設有利于教學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生的學習氛圍;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教師之間可以相互交流教案設計,增加教研氣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讓老師不斷的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接受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
  4.各個學校要把教學模式的推行落到實處
  學校要加強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學??梢哉垖<疫M校指導教師,提高教師教育理論知識,組織老師學習新的教學模式,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專家與一線教師互相交流,一線教師依據專家的專業知識及自己的多年教學經驗,有理論依據及自己教學實踐,更能形成對學生有益的教學模式,由此提高教學理論水平。教師要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學模式,加強重視,否則不利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構建恰當合適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課堂新教學模式的推廣,可以依據學校為平臺,若學校推廣教學模式,則會引起本校教師的重視,學校要對教師的課堂進行及時的檢查;和老師進行積極交流,通過公開課展示自己對教學模式的使用狀況;完善學校推廣教學模式的制度;教師依據學科特點、學生身心狀況及教師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積極與其他學校交流,對表現積極的教師,要進行點名表揚。
  5.探索適合學校特點的教學模式
  學校在推行教學模式的時候,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逐漸滲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去表達自己的理解,學生的教學參與度也在不斷的增加。教學模式的選擇依據有很多,首要的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不能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當成教學模式選擇的“唯一”依據,還要依據學校、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師的特點進行選擇。
  6.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針對我國小學階段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無法體現人文性。語文教學就體會不到語文中透漏出來的情感,使得語文教學枯燥無味。使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語文學習,想要學習語文。任何模式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在教學中一切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推廣就是為了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語文。
  四、結語
  此次研究,雖是研究的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但實則是為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語文學習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語文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教學模式的推廣也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要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可以發展和嘗試更好的語文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學模式受到了關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模式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學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的集中體現。教學模式的改變引起了教學過程的變革,這有利于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的變革。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教學模式會越來越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丁小倩.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
  [2]楊兵.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模式構建與教學設計[J].中華少年,2017(10).
  [3]孫蔓紅.我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遷[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24).
  [4]古爾蘭·葉里拜.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教學[J].現代教學教學探索,2015(03).
  作者介紹:王妍,1995-,內蒙古赤峰人,渤海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8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