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已成為發展的趨勢。智慧課堂憑借著明確的科技特性,為實現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與支持。因此,本文在審視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思考與認識,探討了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和優勢,并嘗試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  智慧課堂  教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61-0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其中,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現代化與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與愿景就是實現智慧課堂,創新應用信息技術平衡學習需求與教育供給,以培養智慧人才[1]。因此,很有必要正確審視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并進行改革創新,探索和構建適應時代發展步伐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1   智慧課堂的特點
   智慧課堂是指將信息技術融于課堂教學中,使每個學生都配備一個智能移動裝置(或稱電子教材),從而為學生構建智能化、情境化、互動化的智慧學習環境,電子教材為學生呈現內多媒體化、個性化的內容和多樣化的真實學習場景,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綁定學生的學習進度,并通過云服務將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并將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圖表等方式呈現出來;教師也可以運用課堂控制系統向學生推送各種學習資料,及時采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增強師生互動。因此,智慧課堂是一種智能、高效的課堂[2]。
  1.1 學習資源的多樣性
   在智慧課堂中,學習資源不再局限于課本,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插入自己制備的微課,或是各種包含影音、圖像和文字的多媒體教學資料,網絡上的海量資源都可以在數據的連接下實現共享。在智慧課堂里,教師的授課方式也更加靈活,可以進行全班推送也可以實現分組定制,從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1.2 課堂交互方式更加積極有效
   傳統的課堂交互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而在智慧課堂中,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或者同學之間的交互過程還加入了增加了便攜式電腦等移動設備,交互方式的多向性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學生之間可以在這種交互模式之下圍繞某一主題進行研究式學習,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更加平等。因此,智慧課堂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式教學,使課堂的交互方式更加積極有效。
  1.3 延展課堂邊界,突破教學時空
   傳統的課堂邊界有明確的時空限制,一節課固定在45分鐘,學生學習的容量被限定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課堂教學結束后,師生之間也停止交流和學習,在這種模式下教師難以獲得學生課外學習情況的即時反饋,另一方面學生在遇到學習上的問題時也無法得到老師的指點。而智慧課堂的網絡即時通信手段可以有效突破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制約,把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延展到課堂之外。學生在課前預習或課后作業過程有疑問,也可以很方便地從教師或其他同學得到幫助[3]。
  2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
  2.1 資源共享,推動課前預習的智慧化
   基于互聯網的云平臺給傳統的預習帶來的巨大變化。在授課之前,教師可將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教學的重點難點等先制成圖文、音頻、視頻動畫等資料并發送到學生的平板電腦等電子教材中讓學生進行預習,這樣更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依托智慧課堂的云平臺,學生也可以將預習過程中自己查找到的資料上傳與其他同學分享,或者提出疑問與同學和老師探討,這不僅提升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便于教師監控和檢查,而且所有學生的預習成果都在云平臺上成了共享資源,學生在課前課后可以相互瀏覽并進行評價,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
  2.2 人機互動,構建“思維碰撞”課堂
   在小學語文“人機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中,每位學生都連接到一個智能移動終端中進行人機對話,從而更好地實現個體學習,充分落實全員參與。教師在計算機平臺上通過教學軟件的選用和課件的調配,可以對學生課堂學習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學生則在各自的分機上進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和探討交流等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收到學生的即時反饋并進行點撥,計算機也可以進行智能糾錯和解答。這樣,在智慧課堂中通過“人機互動”,教師因材施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也得到實現,從而構建了一個“思維碰撞”的課堂。
  2.3 分組研討,構建“合作探究”課堂
   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合作探究學習強調學生小組內成員間的相互協助,并鼓勵學生對于接受的信息學會甄別、推理和質疑。在智慧課堂中,合作探究不受到教室空間的限制,學生無需調換位置就可以進行分組研討。分組討論的過程學生只要連接耳機進行語音溝通或者通過平板電腦進行打字,不會像傳統的分組討論方式那樣造成課堂的嘈雜,在小組研討過程中每位成員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且各組之間也不會互相干擾。在交流研討過程中,各方觀點和還能被實時記錄起來,可以直觀呈現整個談論過程,并可以方便以后調出這些探究的有用結論進行學習。
  3   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智慧課堂以培養具有高智能和創造力的人才為目標,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推動課堂模式的變革,并將逐步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新路
  向。
  參考文獻:
  [1] 邱藝,謝幼如,李世杰等.走向智慧時代的課堂變革[J].電化教育研究,2018(7):70-76.
  [2] 尹明丹.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1-13.
  [3] 方秦華.利用互聯網構建全時空交互課堂的探討[J].時代教育,2016(4):1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