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訓師隊伍的開發與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選拔培養;晉級解聘;激勵;考核
內訓師在企業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能夠根據企業實際特點,結合自身專業并能對企業員工進行比較便利的輔導,他們肩負著企業知識、文化、技能、經驗的傳承工作,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不斷建立和完善內訓師隊伍,能夠節約培訓經費,提高培訓針對性,促進培訓氛圍,更能促進培養后備干部,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內訓師職責及定位
內訓師是理念的宣傳者。內訓師對企業的培訓理念能夠理解透徹到位,可以通過內訓授課的方式及時的對員工進行宣傳、引導、激發員工學習意愿,也是對公司各項理念的最好的宣傳者。
內訓師是培訓管理者。內訓師會切實參與到企業培訓需求調研、培訓課程開發、培訓評估、培訓輔導等工作,并且能夠對企業的培訓計劃提出建議、意見,結合實際的反饋出企業內訓的一些問題,從而有利于培訓工作的開展及培訓質量的提高。
內訓師是知識、技能、經驗的傳授者。內訓師不僅能提供知識、技能的傳授,并且可以將企業實踐經驗與具體工作相匹配,相結合,幫助學員真正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內訓師是課程的開發者。課程開發是內訓師的核心能力之一,除此之外教材編寫、題庫建設也是內訓師的核心能力。一個合格的內訓師應該時刻注意學員培訓需求,對課程進行動態管理,完成大綱修正、內訓補充等工作。
二、內訓師的選拔與培養
內訓師的選拔與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公司內部講師的選拔一定要采取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首先內部講師的選擇可以采取部門推薦、個人申請兩種形式;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也可在管理干部、業務精英和專業技術骨干中指定內部講師。其次,設定一定的選拔條件,并且進行分層次,例如可設置初級內訓師、中級內訓師、高級內訓師。
企業在培養內訓師時可采取自我學習與組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內部培訓師可自行購買相關資料進行學習,與本年度培訓課程相關的資料可憑正規發票、資料向培訓管理部門提出報銷申請。內訓師可旁聽公司所有培訓課程,優先參加公司內的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各項培訓。如有必要,可申請參加與自身授課內容相同的外出培訓。組織也要循序漸進的對內訓師進行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內訓師的培訓,一是課程內容升華培訓,主要是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與開發;二是內訓師素質提升培訓,主要針對內訓師必備的素質素養進行培訓;三是對授課技巧進行培訓,主要是提高內訓師的授課技巧。
除此之外定期舉行內部培訓師經驗分享沙龍,提供經驗交流的平臺,每年組織一次全體內訓師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并聘請資深人員或外部專家指導、培訓。
三、內訓師的晉級與解聘
員工要取得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其自身的積極努力、自我開發與發展甚為重要,但是與組織的重視與支持也密不可分。內訓師的管理也是一樣,要從組織上給予內訓師職業生涯規劃,設置不同級別的晉級標準,讓內訓師有晉升的空間。
為保證內部培訓師晉級的嚴格性,以及內部講師晉級的客觀、公平、公正,提高內部講師參與晉級的積極性,公司在進行內部講師晉級評審時,應遵循以下要求:內部講師有權利根據晉級要求、個人培訓講師經歷、授課情況及時申請晉級;各級培訓管理部門/職能部門應定期根據內部培訓講師檔案及授課記錄及時督促內部講師申請晉級;公司人力資源部或者培訓管理部根據晉級條件及考核,對晉級人員備案頒證。
對于全年完成培訓學時達不到培訓師本人現任級別課時要求的;年度平均培訓效果滿意度低于內部講師本人現任級別要求的;因內部講師個人原因,導致培訓效果有重大影響的;個人能力無法適應課程的要求,經評定后,進行降級處理。對于年度考核不及格的;不能很好配合培訓管理部門工作的;品行不良,不堪為人師表者。
四、內訓師激勵
內訓師的激勵有多種方式,一般企業都會幾種方式并用。
1、課酬獎勵。企業為了支持和鼓勵內訓師主動積極地開展課程開發及授課工作,一般都會發放一定的課酬獎勵,有的企業是根據內訓師不同級別發放不同的課時費,有的根據培訓效果,有的設定一定的獎勵洗漱,總之目的都是為了更
好地調動內訓師的積極性。對于內訓師的課酬,可以分等級設定,例如助理內訓師,要求課程較易,主要以公共基礎知識為準,50元/課時;初級內訓師,要求有一定專業性,課程適中,50-100元/課時;中級內訓師,要求專業性較強,課程較難,100-150元/課時;高級內訓師,要求專業性很強,課程難度高,綜合技能高150元-200/課時。
2、頒發資格證書。一般企業都會采用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給內訓師頒發培訓師資格證書,從制度上對內訓師的專業知識、經驗、工作能力、表達能力等進行認可,讓內訓師獲得榮譽感。
3、有限晉級。將內訓師列入公司后備干部或優秀人才庫,重點培養,優先晉級,作為提拔干部的重要指標之一。
4、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內訓師可以更多的參加各種培訓,更好地提升自我,獲得優先培訓及交流的機會。
5、報銷資料費。內訓師學習的各種專業書籍及管理書籍、資料,公司可給予報銷,鼓勵內訓師積極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專業水平。
五、內訓師考核
內訓師考核可以分為日常課程考核及年度綜合考核。每次培訓課程結束后,由培訓組織部門組織受訓員工與受訓部門做效果評估,對于培訓師的課程考核包括學員評價與受訓部門評價學員評價主要針對課程內容、授課技巧(方法)、課堂控制、實用性、針對性、講義資料等進行評價。培訓課程考核合格后,培訓組織部門按月對內部講師支付培訓課酬。
每年年底,各級單位/專業序列職能部門對內部講師進行年度考評。對內部講師的年度考評,主要涉及以下六項指標:1、授課總學時:年度總授課學時;2、授課滿意度:年度授課平均滿意度;3、資源共享:培訓案例與培訓游戲等資料上傳后被采納的數量;4、課程開發與優化:參與課程開發、優化及課程獲獎情況;5、教研參與:參與教學教研活動情況;6、工作配合:配合各級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完成相關任務情況。
年度考評結果,由公司人力資源部或者培訓管理部統一發文通報,對于考評結果優秀的內訓師及時給予物質獎勵及精神激勵,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內訓師,適當進行懲罰,針對其薄弱環節及需要提高的能力,有針對性的加強輔導,使其盡快勝任。
六、內訓師日常管理
首先,內訓師必須在保證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完成所負責課程的授課任務;根據需要參與課程的前期培訓需求調研分析,協助分析公司員工的培訓需求;根據需要開發設計有關課程,如培訓教材、輔助材料、案例及游戲、授課PPT、試卷及標準答案等,并定期改進以上資料;積極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綜合能力以及授課技巧;學習、消化外部培訓課程,將其引入企業,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內化;根據培訓組織部門設計的培訓方案和計劃進行培訓,如有改動應在開課前3天征得培訓組織部門的同意;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不斷學習,經常開展專題培訓;協助參與培訓結果評估。
其次,內訓師必須參加公司組織的對內部講師進行的相關培訓;授課時不遲到、早退,不無故缺勤;因事不能到位者,應提前知會培訓組織部門;因病不能到位應于開課前兩個小時內知會培訓組織部門;講課盡量采用交互式、案例式、條款式、通俗易懂之教學方式;課堂上課程針對性要強,增強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實際理解能力及可操作性。
再次,內部講師必須接受學員評價考核。內訓師須將各種培訓資料提交所在單位/部門,所在單位/部門對培訓資料負有妥善保管,嚴格保密的義務。內訓師必須接受內部講師的課程培訓。內訓師參加外訓后,須在一個月內在公司內部翻講培訓內容,外訓一天的課程內容翻講不得少于兩小時。
培訓工作要落實,必須要制定培訓計劃,而培訓計劃最終要落實在培訓課程上,而企業的內訓師就是培訓課程的實施主體。為了保證培訓效果,培訓管理部門必須要建立一支合格的內訓師隊伍。內訓師隊伍的建立,為企業提供了培訓內部資源,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節約了培訓經費,并且積累了公司的內部知識,促進培訓成果轉化,有助于培養后備干部及建立培訓氛圍,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