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學習”良好的合作習慣促進學生“善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缺乏良好的合作習慣。在文中就如何培養學生合作習慣,讓學生真正的“善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組學習 合作學習 善學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111-01
隨著課程改革進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大部分學校提倡“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評價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以小組為單位,加強學生自助探究能力,與傳統教學形成鮮明對比,要求教師放開手腳,為學生提供自主和合作的機會。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培養個體與群體的理性,發展交流意識,強調合作,重在每一個成員的參與。
搬經小學首提“善學”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活動單導學模式的課堂,我們都在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新的教學形式植入到課堂,從形到神改變教學方式。但是,從學生課堂表現我們不難發現:所謂討論還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對話,老師一宣布“現在開始討論”,滿教室都是學生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說,有的甚至搞不清楚要討論什么問題。展示環節,一個小組學生一起站起來,每人回答一個問題,并沒有看到小組討論的結果,這種討論是“偽學”,浪費了課堂寶貴時間。
在小學低年級我們又應該怎樣有效地組織和實施,讓學生“善學”呢?
1.善學的前提:課前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的準備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低年級要培養孩子課前準備習慣。文具、課本的擺放在兩張桌子的中間,要用到的書本擺放整齊,文具放在文具盒,使用完及時放回文具盒,這樣孩子手里就不會有東西把玩,注意力相對集中。良好的預習能讓自己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把握,所以在前一天老師要布置適當的預習,提出預習內容、重難點,上課時才能心中有數,在小組討論時針對自己的預習情況進行準確交流。
2.善學的基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
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氛圍調動起來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低年級孩子的小組活動很容易產生一片混亂的局面,放開后收不回。這就需要老師對小組進行合理分工。小組內選舉一名小組長,小組長應選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控制能力。討論前組長要對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對于小組內的后進生,組長要能竭盡全力進行指導。教師要加強對小組長的指導,強化小組長的責任心。
3.善學的保障: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善學”課堂旨在通過組員之間相互討論、探究,以集體智慧解決個別疑難問題。但是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沒有做好討論準備,組內討論就會出現僵化甚至無從討論起,因此,學生的討論必須要起于自己的獨立思考,在自己對問題的分析探索之后,發現自己在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這時候,迫切需要其他同學幫助,在交流時有的放矢效果會更好。同時,學生的獨立思考是別人所代替不了的,否則就變成一人發表意見,其他同學跟著附和,達不到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之前,必須讓學生有時間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學生的個人力量才能體現在團隊合作中,學生也才能真正實現發展。
4.善學的重點:學會傾聽和表述
(1)讓學生善于傾聽
每個人都想得到尊重,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是,我們要認真聆聽,并積極思考,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準備回答,對別人發表的意見進行補充或糾正,若有不明白的就問清楚。同時,認真傾聽別人的話可以激勵你,彌補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加以修正。
首先學生要有耐心,無論是聽老師還是聽同學講話,都必須耐心聽他講完,思考一下,再以適當形式加以補充;第二應該虛心,傾聽要注意聽別人發言的重點,好在哪里,哪里需要糾正,不可打斷別人發言,影響到他的思維;第三是要細心,聽取他人意見,不能盲從,必須有選擇地接受。學會傾聽不僅是學習的需要,而且也是學會尊重、學會溝通、學會做人的需要。
?。?)讓學生善于表達
“善學”的目的是讓每個成員都參與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要學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大聲地表達出來,我們還要自己努力學習,把別人的想法轉換成我們的想法;在小組討論環節,學生可以通過在小組內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組內成員可以針對意見進行補充、糾正,讓平時不敢說、不想說的同學更多的表現自己、鍛煉自己。
5.善學的關鍵:學會互助和支持
良好的合作習慣需要日積月累,同時也需要教師的引導。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之間要通力合作、同心協力加強學生學習習慣,老師之間要互相溝通,對小組內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共同思考,想出對策,齊抓共管,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旨在讓學生學會學習,從觀教到善學,在促進學生間的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善學”得到保障。老師應加強學習,努力探索,讓小組合作學習越走越遠,孩子的終身學習能力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樸海曼.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9(05):153
[2]盧偉祺.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120-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5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