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自主評價以促進數學素養提升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指示,在數學教學中應倡導多元化、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只有讓學生從評價中給予自己客觀的肯定,才能促進自身數學素養的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探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學生自主評價方式的可行性,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有效使用自我評價量表,并結合其他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主評價意識,最終引領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自主評價 課堂教學 數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186-01
1.自主評價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長期以來,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評價的地位,被動地接受來自老師、家長、同學等等基于成績的單一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限制和縮小了教育評價所具有的價值,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為什么講了很多遍學生還是會做錯,怎么總是記不住呢?”關鍵在于學生很少有機會分析自我,討論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將學生排除在評價體系之外的評價,導致學生屢次犯錯。而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不斷發展,其進行自我評價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在課堂中引入自主評價變得迫在眉睫。
2.自主評價想辦法
課堂學習中的學生自主評價是指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主動觀察、分析和判斷,對自身的學習進行自我監控和調節的活動。學生自主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以量表促優化
本人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進行量化,設計了一張簡單的自我評價量表自我評價表的每一項評價內容根據學生的符合程度設立5個等級,根據符合程度由低到高分別設立1-5分,量表將評價的內容細化為每一個在外行為的體現,為學生的前進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學生們課后進行自我評價打分,和同學們分享交流,談談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有針對性地提高“分數”,經歷自我“認識—判斷—反思—成長—再次認識”這樣周期性的過程,在一次次評價中不斷前行。
?。?)以錯題,促反思
“失敗乃成功之母”,在數學上也有同樣的道理,讓學生學會在錯誤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的成功打下基礎。教師常常教授學生方法,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的自我發展水平,沒有分析內因,導致有些學生一錯再錯,我們要充分利用錯誤資源,幫助學生分析失誤的原因,更好的解決問題。
在運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題時,學生常常會忘記除以2,對于這樣的錯誤,如果只是強調要除以2是不夠的,這是一個記憶的過程,這次記住了下次又忘了,如果能夠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反思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
?。?)以鼓勵,促成長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自我、肯定自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使他們體驗到成就感,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起到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促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給予自己積極正面的評價,促進自我成長。在平時學習中,大部分學生只看到自己犯錯的地方,長此以往變得消極,為此每次我都會統計一下相同類型做錯的人數變化,讓學生看到自己進步的一面:錯的人數逐漸減少,讓學生更科學地評價自我,促進自我成長。
3.自主評價促素養
學生的自主評價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不斷的調整、更新。自主評價不僅是一個結果的評價,更重要的是過程性評價。下面將結合具體教學實例,談談讓學生在自主評價中得以發展,促進數學素養的發展。
在學習可能性的大小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我設計了一個摸球活動:總共有口袋A是2個白球、1個黃球、2個紅球,口袋B是3個白球、2個黃球,口袋C是5個黃球,通過10次的摸球行為,猜測我們摸的是哪個口袋?
在這個活動中,重點關注學生活動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把10次摸球結果呈現出來,而是每摸一次就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第一次摸出黃色,學生們說不能確定,三種都有可能,第二次摸出還是黃色,有個學生就激動地說是口袋C!因為兩次都摸出是黃球,所以一定是口袋C!大部分學生仍是不確定。接著第三次摸出的卻是白色球,那位學生很快反應過來不是口袋C……10次摸球結束后,學生們都能準確猜出答案,但是這個活動并沒有結束,接著我讓學生回憶剛剛的思維過程,你能說說自己是怎么思考的嗎?為什么這樣思考?接著我請學生談談為什么有位同學猜錯了?你覺得他是怎么想的?這對你以后的學習產生什么影響?通過這些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運用啟發性的語言,讓學生在活動中反思評價自己,總結錯誤的原因,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的隨機性,感受理論與實踐的差距,進一步認識可能性,促進數學思維的持續性發展。
4.總結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確立目標,在數學活動中不斷發展自我,超越自我,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侯新杰 . 課堂學習學生自我評價的涵義與形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6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