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感教育對于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有著重要作用,也是語文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要意識到語文課堂對于熏陶學生情感,豐富學生的認識有著重要作用,巧妙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素材,搭建學習平臺,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為學生的情感教育提供契機,本文將著重探究如何借助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有效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120-01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相關的語文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語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逐漸培養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小學教師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輔助工具,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
  1.整合信息技術深挖教材,讓情感教育課堂更靈性
  小學語文課本中大多數文章的輯錄是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情感特征,課文的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作者強烈的個人情感?;诖?,教師可以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借助信息技術深挖其中蘊含的感情,并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比如《夜鶯的歌聲》一文展現了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花的勇氣》一文通過細致而生動的描寫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展現了生命的真諦和面對困難絕不退縮的勇氣。小學生由于缺少生活閱歷,所以對于作者想通過文字展現的感情只能有淺層次的了解,為了處理這個問題,教師必須深挖教材,做到能準確地掌握文章的情感因素,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課堂教學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從而實現情感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課文中的大致環境,讓學生更易融入到作者所營造的意境中,從而能夠和作者進行情感交流。又如,教師在教授《靜夜思》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思鄉曲》,讓學生去體會樂曲中人的思鄉之情,然后再引入課題,這樣學生便可更容易體會到詩人作為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由此可以看出,教師通過利用信息展開教學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有利于學生深入的了解課文中的情感。
  2.整合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情感教育課堂更靈性
  大多數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思維不足,缺乏與作者類似的生活經歷,從而難以從文章中知曉作者流露的情感。如果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出適當的情景,將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通過創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意境當中,并讓學生發揮想象,從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之感。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原本于學生而言抽象的課本內容變得具體直觀,從而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利用多媒體創造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例如,教師在講《草原》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小視頻向學生展示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族人民迎接客人的熱烈歡騰場面,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中,學生便會對于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然后會對作者通過文章表達對于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有深刻的認識。再如,在《絲綢之路》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齊聲朗讀,并思考如下問題: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通過提問的方式便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具有濃厚學習氛圍的課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得以提升。然后教師多媒體展示絲綢之路的圖片以及播放有關絲綢之路的視頻,在結束觀看以后,教師鼓勵學生舉手發言,用幾個詞語或是一句話形容絲綢之路的繁榮狀況,最后教師再利用PPT課件為學生營造情境,讓學生能夠意識到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明白絲綢之路對于中國人民的重大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祖國的自豪感會油然而生,進而實現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教學任務。
  3.整合信息技術賞析詞句,讓情感教育課堂更靈性
  小學語文教材選錄的一些文章中的詞句和概念,對于小學生理解能力的要求極高,理解能力較低的學生很有可能經過多次反復地閱讀也無法準確地掌握,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賞析詞句,逐步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有效地避免這類學生的自信心遭受打擊和失去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作者感情的流露往往是通過課文中的某些關鍵的詞句,因此,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注意這類詞句,并做上特定的標記和仔細體會,從而清楚地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小女孩賣火柴過程中的動作、神態,如小女孩“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小女孩的頭上,肩上,胳膊上的積雪越來越厚,她用顫抖的手點燃第四根火柴”,然后教師讓學生將有關描寫小女孩神態,動作和心理特征的句子用不同的標記標注出來,五到六分鐘以后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公布答案,并指導學生根據理解進行評析,最后讓學生進行朗讀(配上傷感氣息的音樂),學生對于小女孩命運的惋惜之情會在其他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升華,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將得以提升。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正在改變著小學語文教學,而且對于語文教學的良好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能力,進而做到靈活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緊密結合來促進學生的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侯煥萍.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2016(24)
  [2]臧以霞.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62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