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現階段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也更加重視提升教學質量及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采取各種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課本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本文就新課程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課程理念;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023
  作為基礎性學科,高中物理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以及綜合技能,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高中物理教師,要注重提升自身素養,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靈活多變地運用教材,在多方面、多角度下進行合理高效的教育教學。最終,為得到良好的物理教學效果而努力。
   一、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科技的發展為社會中的各行各業提供了一定的輔助,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科技的發展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視頻、音頻、圖像等模式為學生呈現生動的課堂,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從而轉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狀態,大幅度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時,由于知識過分抽象,部分學生很難全面理解知識的內容。為了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動畫的方式為學生闡釋牛頓運動定律,從而讓學生在動畫的吸引下,消除對學習的不良情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現在教學要求“以生為本”,要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尊重學生。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必須承認這樣的差距,在教學中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因材施教,才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觀念意識,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要有個體差異這樣的認識,在備課、教學以及布置作業等方面都要有所體現。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注意學生的反饋,尤其是后進生的反應,以此來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在課堂提問環節,教師可以給基礎一般的學生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設置一些簡單有層次的問題,逐漸啟發和引導他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成功,從而激發出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激發潛能,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例如,針對整個高中物理的38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筆者通過觀察或者調查分析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對知識點掌握熟練,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為層次A;掌握情況較好,對某些知識點遺漏或者模糊的為B;掌握情況一般,對一些知識似懂非懂,做題常常沒有準確思路的為C。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
   新課標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轉變傳統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在主動思考和探究中獲得相關的物理知識,深化對物理知識內涵的理解,并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設計問題串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迪,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汽車碰撞試驗,當車遇到障礙物緊急剎車,此時車很快就停下來了,但是車上的人繼續向前運動,這是為什么?在剎車時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危險的發生,對人和車需要提出怎樣的要求?教師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串,刺激學生思考,并結合所學的知識來進行探究,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最終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四、注重知識生活化
   老子有言:“有,名天地之始?!彼械奈锢碇R都實實在在地來源于實際,而不是憑想象架起來的空中樓閣。高中物理是來源于生活,來自于人們生產生活的一門學科。但是,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學生會覺得物理是一門很難學的科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個普遍原因就是物理學習脫離生活實際,使學生既感受不到學習物理的成就感,又感受不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運用,久而久之,對物理厭學也就成為了必然。那么,在學習高中物理的時候,就要注重知識的生活化,讓學生的學習貼近生活,聯系社會。
   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三定律的過程中,筆者就以生活中的實例——拔河為例,在拔河過程中,繩子上的力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所以勝出者將會是在摩擦因數相等的時候,質量更大的一方。因為F摩擦力=μmg,所以勝出一方肯定是F摩擦力大的一方。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游戲,使其親身體驗拔河這個活動里所涉及的物理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重視物理實驗教學
   從實質上來講,物理其實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研究型學科,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基于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對學生核心物理素質的要求,重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充分結合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有效設計及物理實驗,并以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難點的理解為主要目的,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驗技巧及實驗思維為基本方針,讓學生能夠利用具象化的方式對抽象的物理知識點進行學習。
   例如,在研究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事先讓學生掌握打點計時器的運行原理及操作要點,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后再加入與之相關的物理知識,讓學生通過紙帶上不同速度與對應點變化的觀察,更加容易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并為后期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每一個物理教師都在追求的目標。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沒有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生為本”,激發學生興趣,關注學生差異,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實驗教學,注重教學和生活相結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貴州省荔波縣荔波高級中學 558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79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