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黟縣香榧栽培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敘述了黟縣香榧的歷史及資源現狀,介紹了香榧栽培管理的技術要求,以期能促進黟縣香榧產業發展,增加香榧效益。
  關鍵詞:香榧;栽植;雄樹;撫育;施肥;病蟲害防治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又稱中國榧,別名細榧、榧樹等。香榧為紅豆杉科榧樹屬常綠喬木,早在《唐本草》(公元659年)已有記載,古稱“柀”或“柀子”,為我國特有的樹種,壽命長達千年,有“壽星樹”之稱。香榧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于一身,種子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種仁是名貴的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潤肺等功效;榧籽油是一種高級保健食用油;假種皮中含有20多種芳香物質,是提取高級芳香油的優質原料;樹干通直、材質致密、紋理清晰,是重要的家具和工藝用材。
  黟縣宏村鎮、洪星鄉等地自然分布著數量眾多的香榧樹,有“千峰佳木,萬壑榧林”之譽。黟縣香榧已有1300多年栽培歷史,宋淳熙二年(1175年)的《新安志》就有對黟縣香榧的記載。早在明朝時期就被精選為 “貢榧”。21世紀初,黟縣的“花生榧”和“小米榧”被鑒定為安徽省良種。黟縣野生香榧資源分布面積為2071.52 hm2,總株數33695株,人工栽植面積752.33 hm2。香榧已經成為榧產區的主要經濟收入,流傳著“香榧熟,衣食足”的諺語。
  一、栽植技術
  1.造林地選擇。香榧肉質根系,需要透氣,怕水;喜歡涼爽、怕熱。種植地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土壤微酸性到中性的壤土、沙壤土最好,過于酸黏、排水不良和pH值5以下的紅壤、死黃土以及堿性土不宜種植。結合黟縣實際,要做到山里選陽坡,增加光照時間;山外選陰坡,避免光照太長。對于連片大面積造林的山地,要做到適地適樹,由于山地不像園地平整,坡度不一樣,土層有厚有薄,水分含量也不一樣,所以造林前一定要做好規劃設計,保證造林成功率。
  2.苗木選擇。造林苗木要求枝條粗壯、頂芽飽滿、葉片堅挺、根系完整且無病蟲害。香榧生長緩慢,可采取嫁接改造的方式,使香榧結果時間提前。一是選擇2年生砧木嫁接后生長2年以上的嫁接苗造林,苗木要帶土球或容器苗。二是選擇2~3年生的實生苗造林,成活后再進行嫁接,苗木要求高度大于70cm,地徑大于1cm,盡量做到即起即栽。三是老樹改造嫁接,黟縣野生香榧樹較多,可以有選擇的將性狀優良的品種嫁接到生長旺盛的中幼齡野生香榧樹上,選擇時要注意雌雄株比例及古樹保護,嫁接后要做好保濕、遮蔭及防護措施。
  3.栽植技術。香榧最佳種植時間是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其次是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好選擇陰濕天氣,避開高溫、大風和干燥天氣。栽植的株行距在4m×5m左右,密度為450~600株/hm2。由于香榧根系對土壤的透氣性要求較高,栽深了通氣不良,容易爛根,因而要淺栽,苗木的粗根基部及嫁接口一定要露在土外。栽植時,先將表土填入栽植穴內,將苗豎直放入穴中回填土壤,填土時要邊埋土邊輕輕踩實,當埋土70%時,將苗木輕輕提起,使根系在土壤中自然伸展,再加土輕輕踩實,覆土成饅頭形。要做到香榧羽狀枝的葉表面大部分向著陽面,保持與原來苗木陰陽面一致,不反山。
  二、雄樹配置及人工授粉
  1.雄樹配置。香榧花單性,雌雄異株。由于認知的原因,黟縣野生雄樹保護不力,影響香榧產量。應通過種植、嫁接雄樹,達到滿足自然授粉所需的雄樹數量。雄樹配置一般在3%—5%左右,位置選擇在下風處,因為開花季節風從下往上吹。要加強對雄榧樹的管理保護,使其生長旺盛,多開雄花。
  2.人工授粉。香榧雌雄異株,雌雄樹花期不一致,再加上如果授粉時正遇上陰雨天氣,會造成授粉不良。因此,香榧需要實施人工授粉,以提高產量。授粉的具體方法為先采集成熟的雄花,置于陰涼通風處保存,在雌花開放后的5-7天內,用撒粉法或噴霧法進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應選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但切忌授粉過多,而造成人為的大小年。
  三、撫育管理
  1.撫育管理。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每年7-8月淺翻一次,以不超過10 cm深為宜,并割取雜草、嫩枝覆蓋根部,以利降溫保濕和采收。對坡度較大,水土易流失的林地,周圍需砌坎培土,做好水保措施。冬季12月-1月,結合施肥,把榧樹周圍的土壤深翻一次,落葉埋入土中??梢蕴追N豆類、花生等作物,改善土壤通氣條件。撫育管理中除草劑不用或少用,除草劑內吸性,不僅造成榧樹死亡,還會造成水土流失。
  2.整形修枝。一般在樹高1m左右就要整枝修剪,摘心抹芽,培養3~4個骨干枝。對發生偏冠的樹苗可采用平拉緩放的方式,平衡各骨干枝之間的生長,增大其開張角度,以緩和生長勢;對分枝較少的苗木通過主梢摘頂以促進分枝,從而較早形成比較標準的多主枝自然形或開心形,為豐產打下基礎。修剪主要是修除病蟲害枝、生長不良枝、重疊枝、平行枝、徒耗營養枝等,保持樹形。除萌時,要剝落,不要剪斷,在高溫高濕季節除萌,要噴施殺菌藥進行保護,如甲基托布津類。
  四、合理施肥
  香榧每年施肥2~3次。春肥采用速效肥,3—4月施入,以促進新梢和雌球花發育;秋肥于9月中下旬采果后施入,用化肥和有機肥,以利于樹勢恢復;在豐產年份還可于7—8月增施一次夏肥,以磷、鉀肥為主,以促進香榧種子發育。香榧造林第一年盡量不要施肥,如果要施肥,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施少量鈣、鎂、鉀類。榧樹后期施肥,不要施氯基肥料,盡量施放有機肥。有機肥一定要發酵,菜籽餅肥較好。購買工廠生產的雞糞,一定要購買正規的合格產品。施肥區域以最外側冠幅為基準,向外50cm左右,起環狀溝、橫溝或挖穴施肥,施后覆土。施復合肥時,選擇氮比例較低的類型。
  五、香榧樹病蟲害防治
  1.香榧紫色根腐?。焊繕淦じ癄€,主要是真菌危害,造成香榧幼樹死亡。跟造林地的選擇與管理有關。
  防治:用敵磺鈉或甲基托布津。摻水灌根,從樹干往下注,也可參其他粉在下雨前撒在根部,雨后可融入。同時,將腐爛樹皮清除,用石硫合劑涂干。
  2.香榧小卷蛾。1年2代,以幼蟲危害新梢、葉片,4月至11月。一般在5月、11月下旬入土化蛹。
  防治辦法:第一代3月下旬到4月上旬,新梢結果枝尚未完全展葉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劑2500倍液或毒死蜱乳劑1000-1200倍液噴殺;第二代從6月初起進行防治。
  3.香榧癭螨(螨蟲、紅蜘蛛):堵塞香榧葉面的氣孔。一般一年危害兩次,5月左右開花授粉期一次,第二次在秋季。癭螨多代同體,蟲卵同存。
  防治:一定要購買能同時殺螨和殺卵的藥類才有效果。
  4.蚧殼蟲:香榧葉背面的白色是蚧殼蟲一種臘,是蚧殼蟲為了保護自己的。
  防治:購買能溶解臘的殺蚧殼蟲藥物噴灑防治。
  5.煤污、綠藻類:減少葉面光照,降低光合作用。防治:用硫酸銅或波爾多液,在氣溫回升的時候開展防治。
  參考文獻:
  [1]韓寧林,王東輝.香榧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2] 郭新峰.寧國香榧發展前景與豐產改造栽培 [J].《現代農業科技》,2010(4):175-178.
  [3]莊觀山.香榧嫁接苗培育與低產林管理[J].《園藝與種苗》,2012(10):9-12.
  [4]鄭金霞.香榧的栽培及撫育管理[J].《安徽林業》,2009(3):40.
  [5]劉越秀.香榧栽培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08(1):105-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