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美國航天局的消息顯示,在過去的20年時間里,地球新增了5%的綠化面積,最主要的就是中印兩國通過實際行動,使得地球變綠?;哪膮^域面積每年平均縮小2424平方公里,這樣的面積遠超過一個深圳的面積,由此可見我國植樹造林活動效果顯著。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離不開林業育苗管理技術,只有加強對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效果和水平,才能夠促進植樹造林的快速發展,保證我國生態環境的建設,得到全面改善。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栽培管理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僅造成了生態環境但是破壞,也無法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不僅能夠改善苗木的成活率,促進我國植樹造林的快速發展,也能夠實現生態文明建設。
  一、林業栽培育苗環節的管理
  1.播種
  在育苗栽培的過程中,播種是整個育苗階段的前提條件,只有保證苗木的播種效果,才能夠促進苗木的成活率,在常規播種繁殖之外苗木可以通過扦插的方式來進行種植,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樹梢,通過選擇茁壯生長的樹上,能夠保證播種的成功率,樹梢的枝梢必須要呈現木質化,要隨查隨檢,通過對時間和時機的有效把握,提高整個扦插的存活率。通常情況下在上午適合扦插,因為上午太陽高照,陽光充足,在扦插完成之后必須要適當的涂抹配比溶液,保證苗木的生長發育有足夠的養分。
  在播種的過程中,大棚存活率和苗木的質量生長,相對較差,但是成本比較低,所以非常適宜大范圍的播種,而苗圃的投入比較高,但是存活率和苗木的質量比較好,為此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播種方式。
  2.育苗管理
  在育苗階段首先根據苗木不同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種植密度,如果密度過大,很容易導致苗木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而如果密度過小也會導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嚴重增加了種植的成本。此外在苗木培育的過程中,還要根據苗木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分析,保證苗木的整體生長質量。
  二、造林技術
  1.造林時間
  在植樹造林期間,春季效果為佳,秋季也可以進行植樹造林。在春季植樹造林,因為經過了秋季的整地,并且經過一個冬天漫長的滋養,所以能夠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達到最佳。側柏造林必須堅持“三分栽,七分管”的營林在栽植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水肥熱氣條件得到全面改善,盡可能的減少病蟲害以及雜草等相關問題,在這一期間由于氣溫升溫較快,可以促進樹苗快速生長成活。以春季造林效果較好。但是有時候北方容易春旱,對苗木成活受影響,因此,也可選擇秋季栽植,栽植時間宜早不宜遲,最好選在8月中詢-9月20日前,這個時期降雨量充足,土壤墑情好,利于苗木成活,反之栽植晚了,苗木既要緩苗又緊跟著要面臨越冬,因此成活率差,生長不良。
  2.造林密度
  要嚴格根據林地的海拔地形坡向等相關因素,對樹種進行篩選,包括樹木的生物特性地球分析通過你陰蒂適宜適地適樹的栽植原則,對整個苗木的建設,效果進行合理的控制。選擇不同的造林密度,一般選擇111株/畝或者74株/畝。
  3.精細栽植
  把好苗木起運及二次搬運關在起苗前2-3天必須灌一次透水,使苗木根系充分吸收水分,要嚴把苗木二次搬運關,盡最大可能保護好土球,做到不掉營養缽和土球不松緊散,沒有機械損傷,做到完整無缺把苗木搬運到栽植坑;適當修剪,以避免窩根。把好苗木栽植關精細栽植是保證造林成功的關鍵環節之一。常綠樹栽植時要用營養缽苗或土球苗,并將苗木輕放于定植坑中央。為防寒和減少水分蒸發造林時可采用地膜覆蓋。栽植時要嚴格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要求進行認真栽植。具體要求如下:植穴深度寬度,要加強對種植深度進行控制通常在土橋周邊,要預留10-20cm左右的寬度,這樣才能夠回填客土,植穴用客土應為富含有機質無雜物的地表黃土,在沙土中不能夠含有沙土,粘土或者其他家有碎石的土壤;回填前應在植穴底部先填入10-20cm可用土,放入適量保水劑。其他四周土壤應分次埋下,同時充分夯實,夯實時應注意避免傷及根系,然后表面再置一層松土,以利吸收水分空氣;科學合理進行栽植。先栽植距路邊較遠的后栽植距路邊較近的;所有栽植的樹苗都應該垂直地放入樹坑中,不能夠出現歪斜的問題,另外要加強對土壤的夯實,避免對根系造成破壞,在表層應該疊加1層松土,充分的吸收空氣和水分。栽妥后應充分澆水至飽和狀態,并作適當土圍以利灌水;坡地栽植,應注意雨水排除方向,以避免沖失根部土壤。
  4.撫育管護
  造林必須堅持“三分造,七分管”的營林方針,故造林結束后為了保證造林成效,管護十分重要。精心管護,保障成果。后期管護主要包括澆水、撫育、病蟲害防治和防火等措施。水分是影響樹木成活的主導因子, 栽植后要及時澆水,第一遍水要澆透,第三日再澆第二遍水,第七日澆第三遍水,水下滲后封堰。天氣過于干燥時,過10-15天仍需開堰澆水,然后再封口。常綠樹栽后要向枝葉噴水,10天內要每天向枝葉噴水3次,而以后改為2次,直至新枝萌發,再逐步減少或停止。噴水是常綠樹成活的關鍵,不能忽視。每次澆水后要及時中耕,減少水分蒸發,促進空氣流通,增加地溫,清除雜草。造林結束后,為了防止雜草與新栽植樹木爭奪養分,需對新造林地進行撫育。在苗木撫育的過程中,由于造林之后和育碧之前,會嚴重影響整個苗木生長的效果,通常新造的幽靈必須要經歷恢復扎根,快速生長的階段,所以對幼苗撫育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很容易導致苗木生長受到影響,在苗木撫育時必須要為苗木的生長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包括加強對水肥光熱氣的合理控制,通過定期的松土、除草,擴穴等方式,來改善土壤的肥力。另外在除草劑選擇時,應該做到不傷根,不傷皮。不傷樹。同時要加強對雜草石塊的清理工作,確保整個場地的環境。新植樹木的抗病蟲能力差,病蟲害防治極為重要,要隨時進行病蟲害監測與防治,發現病蟲害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滅,防止蔓延。
  參考文獻:
  [1]賈偉.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1):224-225.
  [2]孟彩虹.對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20):192.
  [3]錢紅.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思考與探索[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107.
  [4]楊厚堃,郭巧玲.探索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38(13):112-113.
  [5]孫黎黎.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18,36(05):77+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0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