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學生的發展起到基石的作用,基石打的越牢固對學生日后的發展越便利。小學數學教學在新課改后根據課程內容進行了調整,教師對于新概念的理解和新時代對學生的需求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新的改進,使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更貼近生活,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更容易掌握。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學生
  在進行小學數學改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了多方面探討和試驗,才推出了現今小學校園中使用的數學教材。小學數學教材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素材搜索方向更貼近生活,采用多種方式積累課程素材,并將其整理、梳理、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度和實用性,為未來更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一、深入探索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每學年都需針對本學年的教材提前做好年度教學計劃和具體教學實施方案。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教師很多時候會按照原有教學經驗進行設計,而忽視了現今學生間流行的事物[1]。新課改后,教師對課本內容改進部分做了深入探索,將一些新穎的觀念和素材融入到教學設計當中,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的新的影響。教師在搜索素材時會更多的考慮學生當下喜歡的事物、感興趣的點,對學生課下的生活環境、家庭氛圍等會進行深入了解。掌握這些信息后,教師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案更具有實用性。
  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一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就會退縮,導致數學成績不斷后退,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教師在針對這種情況要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整理,然后根據問題情況,一一梳理,過程中融入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帶領學生一起探索,解決數學上的問題。這樣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熟悉度,讓他們對數學學習不再抗拒,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貼近生活,創造良好學習氛圍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后,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方式將學生帶入。這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比較自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依托生活素材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所教數學知識產生直觀的印象,方便了學生記憶。學生成長的不同環境造成了不同的心理發展特點,教師教學中要善于抓住這種心理發展特點,巧妙運用[2]。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學生的整體特點可以設計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模式,再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再設計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模式,在上課的過程中,觀察學生對課程的反應,適時做出調整,兩種設計方案,針對不同課堂情況,相互輔助,更好的促進了課程的進行。教師在進行生活情境設計時可以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作為引言對學生進行自己生活中同樣情況的引導,讓其產生對這種情境的聯想,之后再進行教學時就可以通過這部分的聯想帶動學生進行更好的數學問題思索,從而完成課堂內容教學。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教師提出的生活情境產生興趣,很好的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生學習創造了良好氛圍。教師還可以增進學生間的交流,讓其自行分組,對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大膽假設、提問、共同驗證,這樣也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從被教育者變為教育的主導者,對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是一種有效促進。生活情境設計貼近生活給學生帶來了真實的感受,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中。
  三、靈活運用生活情境設計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小學數學學習是連貫的,它的發展主要基于思維。數學思維邏輯性好,對數學學習就帶來了便利。數學學習不是一蹴而就,是通過一步一步學習、練習、探索得來的[3]。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很好的銜接,不然容易對學生造成上下銜接不上的情況,從而降低學習速度,對其學習思維的培養起到消極作用。生活情境設計是基于小學數學傳統教學模式發展而來,這種方式新穎,靈活多變,取材豐富[4]。教師在應用時可根據課程內容不同融入不同教學素材,讓學生多角度看待數學知識,豐富學生視角,鍛煉學習思維。思維的產生是學習知識的基石。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就可以一級一級的加深學生數學知識,并幫他們梳理好所學知識的連接點,方便學生日后學習。例如,教師在鍛煉學生思維時可以先設計一個生活情境,將學生帶入其中,讓情境中的數學事物對學生產生聯想,學生在看到這些事物時就會相應的將其轉換為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而對其進行解決。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是數學思維在起著作用。這是一種潛意識的體現,也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數學教師設計生活情境的目的就源于此。不僅完成了課程內容教學,同樣促進了學生學習,教師和學生得到雙重收獲。教師在設計教學中不能死板,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年齡、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生活情境設計,這樣才能讓生活情境在教學中發揮實質作用,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結束語
  生活情境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方法,它的使用對數學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抓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多角度多素材的去豐富學生的視角,讓其思維得到鍛煉。思維建立了,對于后續的數學學習才能更好的進行。小學數學學習是持續的,教師不能讓學生在面對難度高的數學問題時就產生退縮的情況,要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這樣才能帶領學生更好的學習,為其日后進行更高難度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更好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黃勇.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 未來英才, 2016(21):72-72.
  [2]張仁國.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 3(5):240-240.
  [3]羅宗平.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 中華少年, 2017(8):167-168.
  [4]劉艷. 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 好家長, 2016(34):55-56.
 ?。ê鲜∮乐菔欣渌疄﹨^竹山橋學校潮水小學  4250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9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