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一直被教育部所重視,學好小學數學不僅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還有益于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從而讓他們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但就小學生而言,形象思維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發展不一,抽象思維能力相對于弱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理解吸收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數學知識,這需要老師結合生活情境,對所講數學知識進行形象化,因小學生對形象化的東西記憶更深,所以能方便記憶與理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02-01
數學起源于生活,古時候,便有人類用小刀在木頭上刻條痕或者在很長的繩子上系節來計數。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的大腦變得更加靈活,在此過程中出現了加減乘除基本運算,在不斷發展中這些方法也越來越抽象,使年幼的學生比較迷惑。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時一個能懂得將數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的老師顯得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而且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充滿求知欲。
一、將小學數學與生活情境結合的意義
1.提高數學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是小學課程中較抽象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習慣用形象思維去思考。抽象的數學不利于理解,這容易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誤解。若老師能將數學引入到生活當中去,便于學生理解知識,也在某種角度上,使學生明白生活離不開數學。當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學生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之后,可以滿足學生自豪感,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數學在學生心中的重要性。
2.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在傳授知識中,將數學與生活之間搭上橋梁,使學生明白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對知識的求知欲。在放學后讓學生觀察沿途事物,從中運用了哪些數學方面的知識,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與課上所學數學知識,在觀察的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3.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
數學早在幾千年前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我國誕生了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劉徽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九章算術注》是我國保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從他的書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數學的熱情,他的書中也是將生活問題與數學問題相結合,可見,將生活與數學相結合,能在一定方面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4.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中也有一些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題目,“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一種,“雞兔同籠”作為古代的一種趣味題目,有許多種解法,小學數學中主要講述算式法、方程法兩種。學生學會這兩種解法的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學會以后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數學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策略
1.課堂教學內容符合生活實際。
教師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發掘生活中可用來教學的題材,在課堂上加入恰當的生活實例。例如:學到百分數時,“酒精中乙醇的含量為75%。”學到分數時,“我喝的果汁占總體積的三分之二?!庇秩缭趯W習“認識圖形”這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拿一些生活用品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與數學有關。
2.布置課后作業符合生活實際。
課后作業,不能僅僅是讓學生算題,做練習。這種作業形式雖然可以使學生提高準確率,但是在興趣方面卻適得其反,大量的做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適量的減少做題,增加一些觀察作業,比如:回家后你們的哪些活動會涉及到數學知識,你們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哪些問題等。在第二天數學課上分享給大家,這樣集思廣益,不但開闊了思維,還會引起學習的興趣。
3.用簡單易懂的教學語言。
小學數學運用了一些概念性較強的話,需要集中注意,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效注意時間短,若老師在課上講述大量的專業性詞語,會引起學生反感心理,使學生比較容易走神,這樣長期下去,會使學生落下的課程太多,越來越不想學習,造成惡性循環。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是一些難懂的話,老師可以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這樣說就可以將數學難懂的問題簡單化,從心理上消除“數學難”這個印象。
4.開展學生感興趣話題。
情境化教學與興趣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學生對所創設的情境化教學不感興趣,那么做再多也徒勞無功,起不到重要作用。小學生一般對故事和奇異的事物感興趣,在講解“認識厘米和米”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用螞蟻和恐龍做對比,讓學生去區分度量單位,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5.巧妙運用形象化比喻。
在學習中,因為數學的枯燥,使學生產生了畏懼心理,這時老師可以將知識與情境結合起來,運用比喻使學生放松心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數字的時候,“2”像是“一只正在游泳的小鴨子”。“3”像是“一只肥肥的耳朵”。“8”像是“一個葫蘆”,這樣的說法將抽象的數字形象成一個個生活中的實物,更加便于學生理解,也正是結合生活實際的關鍵所在。
6.將數學運用到游戲生活中。
游戲深受學生熱愛,當談到游戲,學生都會表現得特別積極。將數學與生活游戲相結合,既能帶給學生良好的游戲體驗,可能使學生有效率的學習數學。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蘋果,6個人12個蘋果應該怎么分,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自分蘋果。12÷6=2這個算式就可以簡單易懂的讓學生理解,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到知識,起到高效作用。
結束語
數學起源于生活,同時生活也是一個大的數學課堂,其中運用到了許多數學知識。這需要我們細心地觀察與發現。如果我們只學習概念性知識這是遠遠不夠的,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而存在的,若不能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那么數學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學習起來也是事倍功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善于溝通,使學生明白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對于生產生活是無比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杜蘭梅,魏超.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優勢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07+112.
[2]黃贊平.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開展分析[J].亞太教育,2016,(04):38.
[3]鄭麗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2):169-170.
[4]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144-1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