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代會提案內容分析的高中教師需求服務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新時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學校工會工作也同樣進入了新時期,不再是解決簡單的送溫暖扶貧等幫扶的組織,而應該是立足于解決教職工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解決教職工多層次需求的服務體系。本文立足于教代會提案內容的高中教職工多層次需求,探尋新時期學校工會工作的一些服務措施。
關鍵詞:提案內容;多層次需求;服務措施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2012年1月1日起,教育部在全國實施的《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明確提出,學校應當建立健全溝通機制,全面聽取教職工代表大會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合理吸收采納。從中學管理角度來看,目前主要實行的是黨總支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即管理決策權主要由校級領導掌握,廣大教職工的民主管理主要經由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提案這一平臺來表達他們的各種需求。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1.提案內容來源
每一次教代會召開前夕,我校工會都會組織工會委員深入各教研組征集提案,各教研組教代會代表會選擇關注度最集中、最需要解決、最具有價值的問題作為選題,確保提案符合一線教師的心聲與愿望。本次提案內容的來源是2016—2018年這三年學校受理及答復的教職工提案,總計63項,其中2016年18項,2017年20項,2018年25項,所有提案內容在學校檔案室都有留檔,這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具體詳實的資料來源。
2.提案分析理論
提案是教代會代表為獲得自身在生存、發展和心理的需求滿足等方面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因此,提案內容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教職工各類層次的服務需求。本研究提案內容分析的理論依據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類。五種需要從低到高逐級遞升,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需要層次理論可以較好地反應高中教師群體表達的訴求特征。
3.提案分析方法
從檔案室調取的這三年提案共62項,每一項提案包含案名、案由、建議措施、答復部門和答復內容??紤]到總體信息量不算大,故采用人工閱讀歸納提案內容這一方法較為合適。具體做法是根據每一條提案內容分析其提案類型并將其納入到需要層次金字塔模型。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低一級需求的滿足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從提案內容看,普高教職工對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方面提到的利益訴求較多。在生理需求方面,多位老師提到了水質安全問題,如需要工會監督直飲水水質的檢測,定期更換直飲水濾芯;食物問題也是老師關注較多的,比如學校食堂餐飲衛生要有保證,食材的保鮮問題,希望食堂能推廣使用無碘鹽,食堂增設小炒窗口便于點餐,給晚自習教師提供一定的點心;很多老師也提到了增加睡眠方面的建議,比如晚自習改上兩節,班主任到崗時間實行彈性制(在校時間太長)。
2.不同年齡群體的教職工需求特征差異顯著
調研結果顯示,不同教齡群體的教職工從需求特征差異十分明顯。剛入職的新教師教學及班級管理經驗相對缺乏,但是學習勁頭十足,所以他們的需求更傾向于外出學習觀摩、師傅督導教學、師傅引領班級管理等自我成長方面的問題。青年教師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肩上的單子自然較重,所以他們的需求偏向于接送孩子、分享育兒經驗、開展家庭教育沙龍、組織跳蚤市場、教學樓增設母嬰室等微觀問題。此外,青年教師在職稱評定方面表達了一定的需求,很多年輕老師年限到,業務方面成果積累多,苦于學校中高級名額少,只能排隊等候,給青年教師造成一定困擾。
3.教職工的高級需求日益凸顯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屬于高級需要,往往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而且個體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從教職工的提案訴求來看,教職工的需求不僅局限于基本物質生活這些初級需求,更趨向于環境改善、彼此尊重、自我實現、學校發展等精神方面的追求。很多教師提到了開展“美化辦公室”“美化寢室”“美化校園”類似的活動,說明教職工的審美水平在不斷提升,對工作環境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有教師提到了“福利套餐選擇”“學校送生日祝?!薄白蠲澜處熢u比活動”,呼吁學校能真正尊重教職工群體的切實需求,讓教職工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有價值。尊敬教師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最新研究證明:教師地位越高學生成績越好,即教師地位與學生成就呈正相關。此外,有一些老師在“開展教職工讀書活動”“指導提升教科研水平”“增訂教學期刊,了解學科前沿”等方面提出了相應訴求,希望自身在知識、精神層面得到更高的提升,充分施展自身的潛能。從提案答復情況看,學校各部門教職工高級需求的回復及處理措施相對更多。
四、工作亮點與服務措施
1.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由教職工自己做主。
文體活動的組織提案由教職工自己做主。工會組織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都是由教職工們自發提議,再由工會部署落實工作。比如教工瑜伽社,教工合唱社等等,都是通過教師們自己提議,把興趣愛好搬進校園,工會負責牽頭組織活動,邀請校外老師來授課,提供場地和工具。
2.結合龍賽教職工特點,深入開展創小家活動。
龍賽中學教師來自五湖四海各個省份,這個特殊的大家庭由許許多多不同的文化融匯而成。校工會創新工作機制,結合學校的實際,配合學校的校園文明建設,創造性的開展創小家工作。把家安在校園內,評選“最美寢室”;把家的溫馨帶到辦公室,開展“文明美麗辦公室”評選活動;把家的味道散播在校園里,開展我為工會獻一計“金點子”活動、“發現龍賽之美”教職工攝影比賽活動。在區“百佳工會案例”評選活動,我校工會選送的關愛“小家”惠及“大家”----鎮海區龍賽中學工會親子嘉年華活動和“創小家—美大家”—-鎮海區龍賽中學工會“最美辦公室”評比活動兩個案例入選,被評為鎮海區第一批優秀基層工作案例。外地的老師們在這個大家庭中體會到龍賽的溫暖,在這個大家庭中,創建了屬于自己的小家,家校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把自身的發展融合進學校的發展之中,讓自己為學校發展揮灑一份青春熱血!
3.從教職工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個性化套餐服務。
校工會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聽取教職工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意見和要求,積極回應這些需求,定期推出服務教職工重點項目,實行“套餐選擇制度”。如自主選擇暑假療休養活動套餐,自主選擇體檢套餐,自主選擇教研組活動套餐、自主選擇黨支部活動套餐、自主選擇各種節日禮品發放及節假日休息時間選擇。
參考文獻:
[1]汪鴻山、徐鵬舉、杜曉鷗. 教職工協會提升高校工會教育服務功能探索[J]. 教育理論研究,2016(3):198-199
[2]錢程. 協同視角下高校工會構建服務教職工體系研究[J]. 山東工會論壇,2017,23(1):48-51
[3]賴開既. 構建工會服務職工體系的實踐和發展思路[J]. 中國工運:探索與研究,2014(11):48-49
2018寧波市教育工會專項課題:基于教職工多層次需求的工會“雙軌”服務體系的實踐研究。
?。▽幉ㄊ墟偤^龍賽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