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歷史“課堂立意”與“核心素養”關系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立意”是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課堂立意”的確立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時空觀念”為建構、以“史料實證”為呈現、以“歷史解釋”為重點、以“家國情懷”為升華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立意;核心素養
  2017新課標中增加了以前沒有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就目前大多數省份還沒有使用新教材和高考改革的形勢之下,如何將新課標、核心素養、教材與教學和高考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線教師關注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將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為目的,并將其融于“課堂立意”確立的過程之中,從而探尋出一條提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路。
  對于“課堂立意”概念學者們表達不一,大致分為一堂課的“核心概念”和一堂課的“中心或‘靈魂’”兩種。本文綜合各學者提出的觀點,將“課堂立意”界定為: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學術研究前沿、教材,并在結合學情的基礎上,以一個或多個核心素養為中心,提煉出課堂教學的核心思想或主題,然后在提煉出的“課堂立意”下去統籌知識,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和課程目標的有效完成。
  一、“課堂立意”以“唯物史觀”為指導
  唯物史觀使歷史成為一門科學,也在歷史學科五大素養中位于首位。在日常教學和“課堂立意”的確立過程中,以唯物史觀作為看待歷史、認識事物的基礎,將唯物史觀作為“課堂立意”確立的指導思想,是“課堂立意”與核心素養結合的重中之重。發展是對唯物史觀最好的堅持,豐富是對唯物史觀最好的繼承,那么,唯物史觀對“課堂立意”的指導也是靈活多樣的,但萬變不離其宗,教師在確立“課堂立意”的過程中要明確注重唯物史觀的指導性,要以唯物史觀為“主旋律”,深刻的揭示和闡明歷史發展規律、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判斷、精選與處理教材內容、突出歷史人物評價的價值引領、運用實踐觀點講授歷史等,讓學生不僅能夠將唯物史觀運用于歷史的學習與探究中,還能夠將其作為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思想。
  二、“課堂立意”以“時空觀念”為建構
  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是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在“課堂立意”確立的過程中,時空觀念是首先要考慮的,而且在確立中起著“主干”的作用。由于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這也引申出學生需要具有在不同的時空框架下敘述過去、合理解釋史事、考察現實社會的能力?;谝陨夏芰Φ呐囵B,在“課堂立意”確立的過程中,就“整體時空”意識來說,除了利用歷史圖表之外,教師還可以重新構建歷史時空,向學生呈現某一時空領域下具體的情境,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一個時代或一個地點產生一種直觀認識,進而產生總體的印象以便其理解和解釋史事(情境教學);此外,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構建歷史思維導圖的方法,也能夠使學生對時空觀念進一步深化,從而達到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理想境界。
  三、“課堂立意”以“史料實證”為呈現
  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就“課堂立意”的確立而言,史料是比較好的呈現“立意”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史料的閱讀和辨析,認知史料作者的意圖、判斷史料的真偽和價值,進而增強實證意識,還可以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自己的歷史認識,作為歷史敘述的主要依據,形成實證精神。由于史料是一堂課能否使“立意”良好得到體現和升華的重要載體,因此史料的獲取和處理也成為“課堂立意”確立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史料的獲取要圍繞“立意”有針對性的進行選取,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材史料進行充分利用;第二,課外史料盡量選取原始或一手史料,力求史料的真實性;第三,進行史料真實性的訓練,可以就同一史事多角度選取史料;第四,要結合學情,史料難易程度要適度;第五,多個史料之間要有邏輯性,并且圍繞“立意”,不能隨意的堆砌;第六,盡量做到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第七,對于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課外推薦一些書籍和史料。
  扎實的史料才能使“課堂立意”突顯,使學生深刻理解一節課中教師想要詮釋的“靈魂”。而對于史料的理解和解釋則是“課堂立意”能否得到升華的關鍵。
  四、“課堂立意”以“歷史解釋”為重點
  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課堂立意”即確立了一堂課的邏輯主線,本身就是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歷史解釋是立意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應該著重于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提高歷史解釋素養,對資源進行整合。史料實證屬于歷史解釋,歷史解釋也離不開史料,教師必須要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并把握主要史學理論、方法和唯物史觀的運用,才能在“立意”指引下,引入新史料、新成果等,站在更高的角度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其次,注重求真、求實、質疑精神的培養。歷史解釋是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教師要圍繞立意進行核心閱讀和搜集史料,對于史學界對同一事物不同解釋和史學界已經發生變化的認知要特別關注,以此為重點可以讓立意更加飽滿;最后,形成性評價多樣化。可以用敘述故事、對話、引導、辯論、論文等形式,考察和鍛煉學生表達看法、發現問題和解釋評判的能力,這也是提升學生高考中材料題的解釋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
  五、“課堂立意”以“家國情懷”為升華
  一個完整的“課堂立意”中家國情懷是必不可少的,具體的情懷培養也會因課程內容而異。家國情懷屬于一種情感上的體驗,筆者認為運用情景式教學,讓學生融入歷史情境,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情感;其次,“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依靠,培養學生對于家庭、家鄉的熱愛之情也至關重要,發掘身邊的歷史素材和史料,將其有機的整合到教學中,也更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情感的共鳴;再次,將“國”融入到世界潮流之中也是必不可少。立意高遠更能體現歷史的價值,能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以古鑒今思進退,讓學生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砥礪前行。
  綜上,“課堂立意”是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課堂立意”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時空觀念”為建構、以“史料實證”為呈現、以“歷史解釋”為重點、以“家國情懷”為升華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2017年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
  [2]何成剛,沈為慧,張克州.歷史解釋是史事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J].歷史教學問題,2018(3).
  作者簡介:管永利(1987-)女,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
 ?。ㄉ蜿柺械?70中學  遼寧沈陽  110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1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