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教育價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生物科學,生物科學有些最重要的教育價值,但是當前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內容少之又少,經過科學的論證和研究,我們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等方面挖掘生物科學時代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將從生物科學史的教育意義出發,探究其作用,以供借鑒。
關鍵詞:生物科學史,高中生物,教育價值
引言
生物科學是新誕生的一門交叉性學科,它展示了生命科學的產生發展過程,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既是一部科學探究的意識,是思想發展的歷史。生物科學是有理論和事實共同構造而成,主要在探究發展的過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生物科學史對生物教育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還往往不受到重視,究其原因是人們對生物科學史的教育價值和認識不夠。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所以要求老師能夠通過課程教學讓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和概念,知道當前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和重大的成就,能夠列舉事實,強調科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對生物科學產生興趣并繼續探索生物科學。但是當前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并不重視生物科學史,很多人的教學思路創造性都不強,所以造成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使得學生在學習生物是重結果而輕過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學的思想方法更是少之甚少,所以教學效果不明顯。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歷史感
讀史使人明智,在高中生物課程中融入生物科學史能夠讓學生以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生物學的發展,比如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最出名的研究,恩格斯評價“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斑M化論”代表人在探究自己的存在,思考我們自己從哪里來?將會到哪里去?在探究生命起源和演變的過程中,人類經歷了2000多年才收集到足夠的觀察實驗證據,才讓“神創論”,“上帝造物論”等學說不攻自破?!斑M化論”是達爾文環球航行積累大量的資料而提出的,這才將統治了一千多年的“上帝”請出了生命科學領域,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進進化論等生物科學史能夠讓學生了解學科的知識背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歷史感。
二、有利于學生敢于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在生物科學史中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這是科學家的質疑和堅持精神。質疑是對不確定的事物持懷疑態度,然后通過不斷的探索,逐步積累經驗和收集資料證據,探究事實真理的過程。人類本身對事物的認知也是一個無限上升循環的過程,從不知道到知道到重新的認知的過程,有時候人們的發現真理是在與謬誤的斗爭中進行的,而那些真理的獲得可能要經過幾個世紀甚至十幾個世紀才能完成,經過幾代科學家的探究才能夠完成。所以生物科學史不僅是簡單的學習生物知識而已,更是在此過程中學習科學家質疑的精神,批判的意識。比如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科學家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研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20世紀20年代,人們對蛋白質的結構有了初步的認識,氨基酸通過脫羧反應形成各類蛋白質,人們聯想到了氨基酸排列的順序可能蘊含著遺傳基因,后來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斯通過肺炎雙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體內含有某種轉化因子。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中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具有0.02%的蛋白質,直到1952年,科學家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最有說服力的實驗。這一過程歷經了數位科學家的共同探究才造就了成功,所以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這一探究過程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科學家勇于質疑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三、有利于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生物科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在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在實踐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比如孟德爾的遺傳真的是很重要的內容,孟德爾就在發現遺傳定律的過程中,表明在科學研究中不僅要有質疑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毅力,還要有正確的研究方法,1843年孟德爾來到修道院進行豌豆雜交的實驗,最終發現豌豆雜交的規律,他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因為他選擇了合適的實驗材料,從豆科植物中選擇了優良的豌豆作為雜交實驗的材料,保證了實驗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豌豆花的結構特點是人工授粉更方便有效。其次,它遵循了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排除復雜因素的干擾。最后他對雜交實驗的子代性狀進行精確的統計分類,數學歸納,所以找到了豌豆雜交實驗所顯示中的規律。
結語:
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學習一定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感,掌握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最終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安轉霞. 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教育價值[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 3(02):131.
[2]姚秀林. 生物科學史的教育教學價值--以人教版高中《分子與細胞》模塊為例[J]. 生物學教學, 2014, 39(4):17-19.
[3]樂天. 如何實現“生物科學史”的核心教育價值——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素材為例[J].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16(1):73-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8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