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幼教管理的實施方法和具體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前的幼教工作中,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因為幼兒的身心和思維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培養,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將來的學習水平和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幼教管理對幼兒的影響非常大,學校和教師要抓好這一點,深入挖掘具體的方式方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幼教 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G 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52-01
  當前的幼教機構中,在管理方面暴露出來了很多問題,如陳舊的思維觀念,老化的管理措施等。參考以上因素,再結合實踐教學的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將針對幼教管理的實施方法和具體措施展開討論敘述,并且提出相應的方案設計,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1.加強教學活動常規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要加強教學活動的常規管理,以此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因為幼教機構的日常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管理者應該對教學活動進行必要的整改和優化,尋找出一套切合實際、適合學生、符合要求的方案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常規管理。因此,教師的思維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觀念,改變教學策略,從而全面提升學生水平,實現教學活動常規管理的模式。例如:在日常的幼教課堂開展中,教師可以依托學生的整體特征來進行管理,如學生的思維都比較活躍,而且比較好動,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去做一些他們愿意做的事情,如簡單的體育活動,做游戲等。這時教師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在進行類似的趣味性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常規管理的制度概念滲透進學生的大腦中,讓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在不越紅線的前提下享受快樂和自由。如在進行跳繩比賽的時候,教師可以總計時一分鐘,然后吹哨開始,提前告訴學生,要準守規則,不要搶跳,不得提前結束,如果表現好會有相應的獎勵。以這樣的方式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獎勵”的誘惑,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配合教師參與各種教學活動。而且教師要切記不得使用粗暴的訓斥方式教育學生,這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可能在整個幼兒階段,學生的天真活潑會被抹殺掉。通過這樣加強教學活動常規管理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既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又能讓學生在參加教學活動的時候學習到一些社會知識,懂得尊重規則,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2.做好幼教班級常規管理,區分層次對待
  其次,教師要結合教學活動常規管理來進行幼教班級常規管理,并且要區分層次對待學生,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關愛與溫暖,更要讓學生在一個溫馨融洽的大家庭中學習成長,健康發展。抓好幼教班級常規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為了保證幼教機構日常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并預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也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管理中,在鍛煉學生管理能力的同時也能讓班級之間的氣氛更加活躍。例如:在進行幼教班級常規管理的方案設計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劃分層次,然后進行分類,再對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保證環環相扣,面面俱到,在不影響學生正常學習和快樂成長的前提下,讓學生在制度的范圍內活動。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小班學生年齡較小,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和興趣,如禁止踩踏草坪,教師則可以制定成“小草青青,腳下留情”。這樣學生看到后會感受到小草的生命,同時也出于同情心不再踩踏草坪。在制定中班和大班的管理規定時,教師要以“積極引導,認識社會”的方式進行設計,讓學生都積極的加入到維護制度的隊伍中去,如在制定不得踩踏草坪這一條時,可以制定為“社會大好少年的責任是保護環境,愛護家園。”以這樣的方式來制定班級常規管理規定,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互相監督的效果,而且還可以通過規定讓學生明白社會上的一些道德法則和人文素養,對促進學生的社會公德心和個人人格的健全發展有重要意義。
  3.強化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切實落地生效
  幼教管理的本質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前面所提到的都是針對被管理者的,下面主要分析管理者應該如何讓制度落地生效。在幼教機構中,很多教師年齡都比較年輕,思維相對來說比較開明,教學能力也比較高。在此,幼教機構要對教師的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再拔高一個層次,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和班級管理活動中都能夠勝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幼教機構的制度得到完全的落實和執行。例如:幼教機構可以成立一個教研小組,有領導班子牽頭帶動,對教師的能力進行全面培養。而且要針對各個教師所負責的學生年齡段和學生特性進行培訓。然后明確各階段的教學工作和制度落實情況,并且讓教師要定期匯報工作,撰寫工作日志,提交工作報告。通過這樣“治標先治本”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幼教機構的管理問題。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幼教機構管理中,社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身心培養和發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旨在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因此,有效的教學活動再結合良好的制度管理,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機構管理者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教學的改革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錢晨婕.幼教管理之我見[J].家教世界,2014(4):55-55
  [2]張紅艷.幼兒園班級管理要訣[J].山西教育(幼教),2014(1):41-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7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