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我國外資并購的績效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在華外資積極地擴大在華投資,而且還熱衷于并購我國各個行業中發展潛力較大的優質公司,有越來越多的在本行業具有龍頭地位的中資企業已經或者正在面臨外資的收購。本文通過研究例證,可以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外資并購都會是雙贏局面,這與企業自身,市場,政府以及國際形勢等都有密切關系。
  關鍵詞:外資并購;企業;績效
  一、外資并購的績效的含義
  外資并購的績效泛指外資并購引起的財富的變化,主要包括:①市場對外資并購的反映導致股票價值的變化,從而引起被并購企業的股東和其對手的股東財富變化;②合并和收購后,企業的經營業績好壞,導致被收購公司財富發生變化; ③外資并購引起的被并購企業利益相關者財富的變化,如并購后被并購企業對手經營業績的變化等。
  二、我國外資并購的實例
  1.法國SEB并購蘇泊爾
  蘇泊爾是我國的民營企業,其于1994年創立,擁有員工1000多人。
  法國SEB是世界上第一個高壓鍋企業集團,創立于1857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擁有員工達15000人。
  2006年,SEB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對蘇泊爾52.74%的股權進行收購,成為蘇泊爾的控股股東后,蘇泊爾迅速增長,年利潤逐年增長,即使遭遇2008年經濟危機,財務報表也并沒有太難看。
  從表1看出,外資并購后的蘇泊爾迅速增長,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差距迅速拉大。受經濟危機影響,2009行業營業收入下降,而蘇泊爾致使營業收入增速放緩而已表現出較強的市場擴張力。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如下:
 ?。?)SEB控股蘇泊爾不僅帶來了投資項目的資金和先進技術,還帶來了國外銷售渠道,小家電和許多品牌運營經驗;
  (2)SEB集團在全球擁有50多個銷售公司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網絡,毛利率大大低于蘇泊爾,合并后,SEB可以向蘇泊爾轉移一些訂單,炊具出口已成為蘇泊爾快速增長的優勢之一;
  2011年,SEB收購20%的蘇泊爾股權,將持股比例從52.74%提高到了71.31%。在2018年,SEB對蘇泊爾的持股比例達到81.18%。
  2.法國阿爾斯通并購武鍋B
  武漢鍋爐有限公司隸屬于武鍋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經營資產涉及鍋爐制造。其在1998年4月上市,自上市以來一直贏利,屬于中型電站鍋爐制造企業。
  2006年。阿爾斯通斥資3.29億收購武鍋B 51%的股份,這是阿爾斯通在中國20年歷史上的首次收購。收購前,阿爾斯通與中國的合作主要是技術產出,沒有制造基地。
  阿爾斯通在并購武鍋B后的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別虧損4.7億、3.5億、6.75億,在2010年由于虧損被禁止上市。并于2015年終止上市。
  2015年11月2日,通用電氣完成對阿爾斯通電力與電網業務的收購,武鍋B成為通用電氣旗下一員。
  由表2可見,武鍋B在被阿爾斯通收購后,企業的經營情況并沒有好轉,連續出現虧損,甚至被強制退市,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原因:
 ?。?)阿爾斯通進入武鍋B后,投資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鍋爐生產車間。然而,其產品價格也相應提高,價格較高的鍋爐產品在國內是沒有優勢的。
 ?。?)武鍋B作為跨國合資企業,在產品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也缺少相應的資源。一般電站鍋爐產品的客戶,都是火電站,而大部分火電站,都是有政府背景的。
  (3)武鍋B在修建廠房和改善設備方面花掉了大量的金錢,過多的支出卻沒有相應的收入,也是導致虧損的一個原因。
  阿爾斯通收購武鍋B的失敗背后,反映了雙方經營理念和經營策略的差異。 在阿爾斯通收購武鍋B后,武鍋B很少接受國內訂單而失去了許多客戶。
  三、造成我國外資并購績效低下或績效優良的原因分析
  1.并購雙方信息溝通不對等
  在并購雙方并購之前,應該進行充分的準備,進行充分溝通,有些企業在并購之前并沒有完全了解被并購企業,只關注并購之前的績效。在這種情況下,并購事件發生后,才發現雙方的需求、理念南轅北轍。雙方的經營理念不同,則績效當然不會盡如人意。
  2.宏觀政策的變化
  政府的政策有時候會影響并購后的效益,一些法律法規的出臺,導致國家對某些行業的嚴格監管,會導致行業的緊縮,則對企業經營很不利;相反,如果宏觀政策鼓勵發展某些行業,例如現在的高新技術行業,則并購后的企業則會后很大的發展空間,甚至獲得某些政策優惠。
  3.市場結構的變化
  市場的需求瞬息萬變,并購時,要注意市場的趨勢,若并購后,產品需求量減少,市場遇冷,則經營效果肯定會不盡如人意;若并購時有先見之明,并購后產業發展勢頭發展良好,則并購后的績效一定不會差。
  4.國際形勢的變化
  兼并和收購后,國際形勢也對企業的業績產生影響,特別是在出口導向型國家。例如國家之間的關系惡化,暫停接受另一個國家的某些出口產品,則雙方國家相對產業都會受影響,這影響有好有壞,但都需要經營者具有良好的決斷力和判斷力。
  5.并購后對企業的經營
  并購后的企業,特別是外資并購后的企業,都會經歷經營理念、經營方法的磨合,甚至國家文化的磨合,這并不是特別容易的事。但這也與企業的經營息息相關,如武鍋B,就是因為并購后阿爾斯通對他的經營不善,所以導致年年虧損,甚至退市。
  四、關于提高我國外資并購的績效的建議
  1.完善產權交易的公開競價機制
  盡管我國已出臺一些有關產權交易的公開競價規定,但仍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規定,建設規范的、完整透明的公開競價體系。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完善市場化的評估體系,要提高我國評估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包括提高從業人員水平,采用先進合理的評估方法以使結果反映企業股權實際價值;促進評估機構獨立、客觀和公正的執業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等。但同樣在此過程中,政府也不應該過分介入,以免擾亂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   2.在并購前盡量多了解并購雙方的信息
  在并購發生以前,要多了解并購雙方的經營狀況,對未來的發展計劃、經營理念等,以免在并購后因為這些原因,導致公司的管理和經營產生混亂,而這種混亂是很容易造成人心的混亂,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很致命的。在如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狀況下,信息的不對等,管理的混亂,就很容易造成企業的利潤下滑甚至破產。
  3.繼續完善《反壟斷法》及配套法規
  近年來,由于外資并購后的企業資金充足,并且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容易形成壟斷,2008年的可口可樂并購匯源便是由于政府干涉而失敗,在發達國家中,由于企業的整體和個體實力都比較強,跨國并購可能會降低市場集中度,但是在發展中國家中,企業實力比較弱,跨國并購可能會加強這些國家的市場集中并產生市場壟斷,因為跨國公司強大的所有權優勢與被并購企業優勢的結合能夠增加其競爭力,迫使當地效率低得企業推出,并因此提高市場的集中水平以及可能產生的壟斷。因此,為了防止產生壟斷,必須要建立系統而科學的反壟斷制度,未來任重而道遠。
  4.促進和規范外資并購發展
  在外資并購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其可能有隱藏的隱患。許多國企的存在與國家安全密不可分,許多外資企業利用其強大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強制收購我國企業以便打開中國市場,企業的強強聯合更可能造成壟斷等等。所以,要加強對外資并購的管理。
  5.支持和強化企業技術創新,加強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改革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重要的技術和設備主要是進口的,外國股東通過向上市公司出售設備、原材料、技術獲得巨額利潤。中國企業必須從盲目依靠技術引進向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創新轉變。同時,也要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我國自主創新的技術設備等進行保護。
  總的來說,在未來,外資并購的數量仍然會不斷上升,但是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并不是非常健全,在這種情況下,壟斷、溢價收購很容易發生,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需要市場和政府的雙重努力。
  參考文獻:
  [1]邱偉年,歐陽靜波.外資并購與民營并購績效的比較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0.
  [2]姚海鑫,于健.外資并購國有股權溢價的影響因素分析.東北大學報,2011.
  [3]楊亞沙.跨國并購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影響.世經觀察,2004.
  [4]陳才兵.外資并購項目經濟安全評估問題探討.質量與安全,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2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