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觀影,“見”人見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題呈現】
父母之間,兒女之間,同學之間,鄰里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總有很多說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情感……
請以“ 之間”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補充完整題目;(2)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最真摯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3)不得抄襲;(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不少于600字。
【就醫作文】
我與宮崎駿之間
感謝你以夢為馬,帶給我們最美好的世界。
——題記
初 識
四年前的一天,父母見我總是調皮,便打開一部電影讓我看。我懷著對動畫片的幾分不屑①,跌入了一個溫暖的世界。可愛的煤球精、胖乎乎的龍貓、單純的孩子、明媚柔和的著色,沒錯,就是宮崎駿的《龍貓》。我第一次從電影中感受到了一種純粹的溫柔與美好。不必大喜大悲,也有從心中溢出的歡喜。②
那年,我記住了一個姓宮崎的老爺子,并執著地追逐他創造的世界。若一言以蔽之:無邪。
成 長
我看過宮崎老爺子所有電影的影評,所以并不愿涉足《紅豬》《螢火蟲之墓》等影片——既然不是畫給孩子的,我為何要看?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心中的好奇和驕傲達到了巔峰,這是我們之間,粉絲對偶像的誓言。于是,我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宮崎駿,③他看著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痛心疾首;看著少年無志、國將不國,又怒又悲。他隔著鮮艷的畫卷告訴我們:孩子,應奮起有為,為和平作貢獻。
那時,我明白了宮崎駿對日本新一代“御宅族”的鄙夷嘲諷,也明白了他為何要畫那種不給孩子們看的動畫。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對宮崎駿電影的過分解讀,如果是,就請宮崎老爺子原諒我吧。
回 首④
王國維說,詞句見詞品。那作品何以不見人品?驀然回首,宮崎駿的身影已然清晰。他反戰,對自然心懷敬意,支持女性,一生正直?;厥走^去,他因重病七次退隱,最終卻表示要畫到生命終結;他因美國干涉他國,挑起戰爭,拒領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怒斥國民不尊重歷史……⑤,看他的作品,就是我與宮崎駿老爺子之間的心靈交流,這些作品告訴我為人之本。
提筆時曾猶豫,你我之間的故事,是否只是我一廂情愿?如今落筆不悔,自信已明了您想告訴少年的一切。⑥
你我之間,縱有山海,心意自知,無問西東。
?、佟安恍肌眮淼脹]有由頭,也許是真實感受,也許是為了欲揚先抑,但應該交代一下緣由,否則,既辜負了父母的好意,也弄得讀者一頭霧水。
?、谟洃浿械拿篮靡坏┯楷F,往往如泉水,不擇而出。小作者這段堆疊的文字,可見確實有深情,但從讀者的角度來看,語言其實并不順暢。
③準確地說,不是宮崎駿“不一樣”了,而是小作者認識到了宮崎駿的另一面。評價一定要準確到位。
?、苄祟}間應有一個比較清晰的邏輯順序。從內容來看,這一層是要從作品走進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應該是遞進關系,所以不能用“回首”。
?、輰θ宋锏氖①澗渚涑鲎苑胃珜哟尾粔蚯逦?。
⑥其實,經典作品應該是常讀常新的,尤其是自己摯愛的宮崎駿,所以斷言已經完全讀懂,有些過早。
病情分析
從文題上看,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寫“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可小作者卻偏偏選擇了與宮崎駿進行交流,這樣,所有的故事就成了小作者的單向解讀,因此,理解的準確和評價的到位就成了本篇習作的關鍵。修改時,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情感表達要清楚明白。看得出,小作者對宮崎駿是真心喜愛,但寫作文不僅僅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也要感染讀者。所以在表達的時候,要盡量站在讀者的角度去考慮。文從字順,情真意切,才能讓讀者受到感染。
2.認識評價要準確到位。初中生的認知水平有限,難免會評價失當,所以更要在行文時深入思考,選擇準確的切入點。只有理解正確,才能形成清晰的論斷。
【康復作文】
我與宮崎駿之間
◎聶怡樂
感謝你帶給我們最美好的童話,讓我們以夢為馬,抵達那個神奇的童話世界。
——題記
初 識
《龍貓》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部宮崎駿的動畫片,一朝相顧,便終生難忘。可愛的煤球精、胖乎乎的龍貓、溫婉的媽媽——我由衷地熱愛每一個真實飽滿、充滿張力的角色;明媚柔和的著色、輕快悅耳的音樂、行云流水的劇情——我義無反顧地跌入這個美好的世界里無法自拔。沒有大喜大悲,只有心靈的震撼?!洱堌垺烽_啟了我對宮崎駿電影的喜愛。
我開始執著地追逐宮崎駿所創造的世界……
熱 愛
不記得有多少時光,我在宮崎駿創造的童話世界里自由徜徉;不記得有多少現實,在我眼中和那些動人的影像相重合;不記得有多少夢境,被這個白胡子老頭清楚再現。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不止看他的電影,還搜羅關于他的電影的影評和他的著作。我漸漸明白,他的動畫片不僅僅是拍給兒童看的,還是在給全世界作畫,為全人類呼告:《千與千尋》讓我讀懂了人類應該重視歷史,保護環境,對萬物心存敬畏,不要讓貪婪吞噬自己;《哈爾的移動城堡》讓我感悟到生命貴有香,心靈的美好遠勝過外表的華麗;還有他直言不是畫給孩子的《紅豬》,讓我叩問和平的意義,也開始深思自己在大時代下該如何堅守本心……
因為喜歡,所以了解;因為了解,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追隨。
審 視
王國維曾說過,詞句見詞品。那么,這偉大的作品里究竟隱藏著怎樣偉大的人品呢?
一路相隨,宮崎駿的形象在我心中已然清晰。你摯愛藝術,曾因重病七次退隱,最終卻表示要畫到生命終結;你為人正直,敬畏自然,尊重女性,那一個個經典的形象就是最好的證明;你心懷正義,尊重歷史,呼吁大眾勿忘戰爭;你襟懷坦蕩,行事磊落,因美國干涉他國內政,挑起戰爭,斷然拒領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這一件件事都是我與宮崎駿老爺子之間的心靈交流,你用你的行動和作品告訴我為人之本。
提筆時,我曾猶豫,你我之間的故事是否只是我一廂情愿?如今,落筆不悔,我的成長你從未缺席。
你我之間,縱有山海,心意自知,無問西東。
(山西太原市志達中學)
案例總結
修改后的習作有以下亮點:
1.情感有溫度。小作者將自己的成長歷程與對宮崎駿的解讀融合在一起,使所有的熱愛都有了具體的依托。隨著年齡的增長,從溫暖美好的童話走向深刻沉重的現實,從魅力四射的作品走向內心深邃的作者,這一路追隨,讓讀者“看見”了偉大的作品對小作者的精神塑造,讀來溫暖動人。
2.思想有深度。小作者的一路追隨,讓她“看見”了藝術作品對現實的深刻剖析,也讓她“看見”了藝術家的責任與擔當,更讓她“看見”了自己的本心和追求。這不就是藝術的教化作用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