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優化小學作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互聯網廣泛地進入學校、走入家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網絡的互動性、廣泛性、開放性和持久性,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優化我們的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作文;網絡資源;優化教學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寫作能力則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過去十多年新課改的浪潮中,作文教學也踏著課改的腳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勺魑慕虒W的現狀令人堪憂:在學生的習作中,大多是憑空構思文章,內容空洞。更甚者,作文寫好以后,完全缺少自己修改的能力,因此,現實作文中,除了老師的評點以外,學生沒有獲得作文的成就感,自然就缺少了作文的動力與興趣。今天,隨著互聯網廣泛地進入學校,走入家庭,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與學習資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優化作文教學呢?
  一、充分利用網絡的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捷克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激發起來?!痹趥鹘y的作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少,自然造成作文資料儲備的嚴重缺乏,一到作文課常常覺得沒事可寫。許多學生一聽完習作的要求,馬上就去翻看作文選,模仿他人的作品,屬于自己的東西少之又少。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不出來,自然無法動筆作文,大大限制了學生作文水平的發揮。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有很大的優勢。
  在作文課堂中,如果教師充分運用網絡資源,給學生創設寫作情境,使言、情、景融為一體,極大地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圍,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針對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網上有針對性選擇合適的各種聲象資源,再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做成所需的教學課件。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氛圍,使學生在一種既虛擬又真實的生活空間里獲得深刻的印象和真實的感受。例如,一位老師在指導學生寫小動物的習作時,先布置學生課前通過網絡查找收集各種小動物的資料,課堂上,老師又向學生展示自己整合的教學課件,當學生看著這些小動物時而嬉戲,時而進食,時而睡覺的真實情境,話馬上多起來了。多媒體圖、文、聲、色、光相融的特點,不僅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情境,還激發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
  德國教育家斯多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寫作的濃厚興趣和欲望,就能從心理上積極投入到作文中去。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二、發揮網絡的廣泛性,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累積生活經驗是寫作的前提條件。學生年紀小,生活累積嚴重缺乏,這也是造成小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ヂ摼W上的強大信息量,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寫作素材,學生一旦走進了網絡,會使他們在有限的生活空間里讓視野變得非常寬廣,讓單純的生活閱歷變得豐富多彩。這樣,學生就不用擔心無事可寫了。
  曾經上過一節習作指導課,筆者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的家鄉特產。學生一聽,馬上來了興致,畢竟都是自己身邊熟悉的東西??墒?,一聽要求,學生馬上犯難了,該怎么介紹呢?介紹什么呢?學生對家鄉特產的名稱雖熟悉,但對于更深入的了解卻非常少。于是,筆者引導學生從介紹產品的外部特征、營養價值等內容去介紹,并在指導前讓學生回去搜集相關的資料。課堂上,筆者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準備介紹的家鄉特產。想不到,學生不但介紹得非常具體,還補充了特產其他方面的知識,寫起作文來更是得心應手。課后進行了一項小調查,原來,大部分學生的寫作素材都是通過網絡去搜集所得。由此可見,網絡上無限的信息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所以,通過互聯網,學生根本不用為寫作素材的貧乏而絞盡腦汁。只要老師教給學生搜索、選擇、整理的方法,寫作素材就取之不竭,應有盡有。除此以外,學生在網上搜索、選擇資料的過程,也是閱讀各種課外書籍的過程,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視野,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定有很大的幫助。
  三、利用網絡的開放性,提高學生的互評能力
  《語文新課程準標》在關于寫作評價建議中提出:“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在過去的寫作訓練中,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節習作講評課,老師只能對極少部分學生的習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和指導,即使是一節課,也只能是拿出幾篇學生寫得較好的習作作簡單的分析,結果往往導致習作講評課難以吸引大部分學生的興趣。至于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互評,更是極少甚至是完全沒有的。這樣自然使得學生不喜歡上作文課,怕上作文課。而網絡的開放性,正好可以對癥下藥,使學生樂于與同學交流意見,且方便快捷。因為網絡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你可以來,我可以來,他也可以來,這就使得網絡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
  上完《介紹家鄉一種特產》指導課后,筆者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放在“QQ”空間上,先在留言版那里給自己的作文打打分,滿分為五個笑臉。學生興致極高,能根據自己的習作在“表情選項”中添加上笑臉的動畫。學生還是第一次這樣給自己的作文打分,覺得很有意思。于是,在班上的群里,身為管理員,筆者發出一條公告:“請大家多到班上同學的空間里‘踩踩’(看看),新增加了本單元的作文,你也不妨當當小老師,給他們打個分,提提建議!”公告一出,學生的興趣來了。兩天后,筆者再到學生的空間瀏覽的時候,習作下面已經多了本班學生的個性化留言,評價還很中肯。有的學生因為在評價過程中與同學和意見不符,還主動在筆者的空間上留言了,要求筆者“主持公道”。
  這樣一來,不但提高了學生本身對習作的自評能力,還大大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另一方面,網絡這一新時代的寵物,更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提供了更廣闊的交流平臺,促進了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四、利用網絡的持久性,提高小學生寫作的動力
  現在,網絡已經走進每家每戶,加上電子產品的普及,一個孩子無論走到哪里,他都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自己的作文,欣賞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評價他人的文章。更重要一點就是,文章可以長期被保存在網絡上,不斷地接受別人的評價。一些好的作文會在短時間內不斷地得到別人的贊美,如,“你寫得真不錯,看了你的文章,使我很感動”“我真羨慕,能把作文寫得這么有意思”“你寫得真美”,甚至有不少在我們眼里看起來不算好的作文,也會有不同的追隨者。這樣一來,學生從不少的肯定中,會獲得寫作的信心,從而激發了他們繼續寫作的動力。即使是寫得不怎么出色的文章,也會在網絡中得到別人的鼓勵,尤其是現在的班級QQ群、微信群,大家會從不同的角度發現習作中的許多亮點,哪怕只是作文中一個好詞、一個佳句的使用,都會被一一發掘出來。這與僅僅得到老師一個人的評價,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時間一長,許多學生會說:“我以前寫作文很沒有信心,總覺得自己的作文寫不好?,F在,我越來越喜歡上作文課了,更喜歡寫作文了,生活中的許多事和人,我都想寫下來?!惫P者覺得這就是學生的心聲,當他們被老師和同學看不起的文章得到好評時,他們是何等的快樂,這樣產生的寫作動力其他途徑無法比及的。學生有了動力,自然寫作對他們來說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
  總之,網絡是一個自由的空間。這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網絡環境。只要能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就能大大地優化我們的作文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2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