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巧用網絡平臺,優化作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內容之一。傳統的作文教學由教師根據習作要求,不斷地講習作方法,如審題、選材等,學生默默地傾聽,被動接受習作技巧,然后教師讀習作例文,學生再練寫,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沒有創新。這種教學方式呆板,學生學得枯燥無味,甚至對作文產生厭惡抵觸情緒。可喜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時代推動著我國小學教育教學不斷發展,教室里安裝了一體機,傳統的作文教學逐漸演變成一種新的方式——網絡教學,它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模式的不斷改革和創新。那么,如何運用網絡平臺,優化作文教學,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筆者結合近幾年來的教學實際,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三為例,談網絡作文教學。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三是學寫說明文,這是小學階段第一次進行說明文訓練。習作要求運用從本組課文中學到的說明方法,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一種物品。學生通過一組課文的學習,對說明文和說明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他們真正動筆寫,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基于網絡的開放性、豐富性、交互性、共享性,在整個習作教學活動中,筆者巧用贛教云教學通網絡平臺,由扶到放,由易到難,讓學生想寫、會寫、有的寫,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備課連網絡,豐富教學資源
  備課是教學過程的首要環節,做好備課工作是提升課堂效率的基本保障。傳統的習作教學備課,教師總是先寫教案,然后搜集例文,費時費力。基于網絡的開放性,贛教云教學通網絡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筆者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資源,節省了備課的時間。
  如備課“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三”時,筆者先在贛教云教學通的“備課”平臺中,寫好教學流程,然后到“云資源”的“精品推薦”查看相關的課件。網絡平臺推薦了三個習作教學課件,分別是介紹文具盒、西紅柿、橘子的。課件內容豐富,既有寫作方法的指導,又有優秀習作范文。接著,筆者將三個課件下載到“我的資源”,并且導出。再根據教學的需要,把三個課件進行整合,最后將課件導入云備課本。完成課件后,打開“上課”平臺,翻到電子課本習作三,點開“我的網盤”,把“備課本”中的資源加入到課本中,以備上課時使用。這樣,筆者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備課工作。
  二、課堂連網絡,活躍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師、學生、教材、作者對話的活動過程。傳統的作文教學在教學資源的展示上有較大的局限性。而贛教云教學通網絡中的“上課”平臺突破了資源展示的局限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隨時展現教材內容和教學資源,且具有直觀性。例如,筆者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教學時,網絡的運用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激發寫作欲望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最愛玩的活動。由游戲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上課伊始,筆者打開贛教云教學通“上課”平臺的電子課本,找到備課時加入課本的課件,將其打開。課堂上,先出示《你說我猜》的游戲規則:四人為一組,每組選出一名代表背對屏幕猜謎底,其余隊友用語言描述物品,時間為一分鐘,猜出物品最多的組為獲勝組。學生一看游戲規則,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然后,筆者用網絡依次出示不同物品的圖片,如西瓜、榴蓮、茄子、卷心菜、鋼筆等,每組學生按游戲規則有序地猜。游戲中,學生們個個生龍活虎。最后,我宣布游戲結果,并請獲勝組談獲勝的秘訣,讓失敗組找出失敗的原因。趁此,筆者小結此次活動:“要使隊友猜出物品,必須抓住物品的特征進行描述。我們該怎樣抓住物品的特征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介紹一種物品。”學生一聽,探究的欲望被激起。
  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巧妙設計游戲,將寫作內容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在游戲之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從而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2.搭建支架,提供寫作資源
  平時,學生怕寫作文,源于對生活缺少細致的觀察,加上閱讀量少,缺少寫作素材,總感覺沒什么可寫。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資源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還可以提供視頻,能刺激學生好奇的神經,激發參與的興趣?;诰W絡的豐富性,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搭建支架,運用網絡提供的豐富資源,指導學生觀察,習得寫作技巧,讓學生會寫、有的寫,以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
 ?。?)細致觀察,習得方法
  觀察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是教師向學生傳授觀察方法,但對學生的觀察過程不能適當監督,最終學生還是不會觀察。因此,學生寫作文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毫無順序和重點。而基于網絡環境,教師可以一步步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習得觀察的方法。
  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三時,學生已經明確了要寫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寫。于是,筆者將從網絡資源中下載的物品的視頻或圖片,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眼前,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如觀察文具盒時,先讓學生說說文具盒給自己留下的整體印象,再運用信息技術定格文具盒的一個個畫面,讓學生先仔細觀察,再依次說說文具盒的外形、構造、功能等方面的特點。在網絡畫面的展示與老師的點撥下,學生輕松地掌握了觀察方法,為學生下一步的寫作奠定基礎。
  (2)范文引路,輕松寫作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上起,一切行為都是以模仿為基礎的,正是這種模仿,才為日后形成思維做好準備。寫作需要模仿,需要借鑒范文中的寫作經驗。于是,在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我借助網絡平臺,分別展示有關橘子、西紅柿、文具盒的習作范文,讓學生賞析篇章的結構、句段的描寫,學習運用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將物品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得生動有趣。有了例文的引路,學生找到了最合適的表達形式,建立起了文本模式的心理映象,寫起來就得心應手,輕松多了。
  3.評改一體,體驗樂趣
  “寶劍鋒從磨礪出”,好作文都是修改出來的。小學生的作文也需要不斷修改、潤色。傳統的作文教學總是由教師改,只注重文本的評改,沒有對習作過程的評價,而且很難將修改的學生作文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修改符號的運用?;诰W絡的交互性,師生集體評價與修改,形成評改一體。
  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三時,學生寫好作文后,在自主修改和小組成員間互評互改的基礎上,各小組內選出優秀的作文投影在屏幕上,師生共同評改,圈畫出習作中的亮點,同時用修改符號直接修改習作中的不足之處。最后,每位學生根據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見,對自己的作文進行第二次創作,讓作文更加出彩。
  網絡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參與評改作文的平臺,使學生體驗到評改的樂趣,享受習作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三、作業連網絡,提升教學效率
  作業是課堂內容的鞏固。傳統的家庭作業方式是老師在課堂結束時布置,然后學生回家完成,次日,教師對學生交上的家庭作業進行集中檢查和批改。這種延時的作業評改方式,不便于教師及時解決學生習作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基于網絡的共享性,贛教云教學通“作業”平臺中的班級圈,集“發表”與“評價”為一體,建立了一個全方位的立體評價系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
  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三后,為讓學生鞏固運用說明文的方法,筆者在贛教云教學通的“作業”平臺中布置自定義作業:請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物品,并把物品的圖或視頻配上一段生動具體的文字發表在“班級圈”。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另一方面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輔導,提升教學效率。
  總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W絡習作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有效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巧妙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優化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切實提高寫作課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0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