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教師,需要“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每次看到那張小紙條,一種莫名的感動和難以言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小紙條是幾年前我的一位學生小雅寫給我的,雖然只是一道幼稚的選擇題,但足以看出孩子的內心是多么單純,多么關注老師的心情,多么期待老師能開心。
  小紙條是這樣寫的:“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怎樣才能讓您開心呢?請選擇:A、笑 B、不笑”。
  記得當時的我“撲哧”笑了,快速地選擇了“A”選項。小雅看到我“撲哧”笑了的表情,立刻高興地拍著手對同學說:“老師笑了!老師笑了!”望著小雅那高興的表情,我再次笑了。這次的笑,是發自內心頓悟的笑——我突然間明白:教師,需要“笑”。
  一、笑,是良好師生關系的融合劑
  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的基點是將心比心,我們不妨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假如自己是學生,會喜歡什么樣的老師?整天板著臉的老師,還是臉帶微笑的老師?答案當然是后者。因為每個成年人都有過童年,有過童年心理的體驗。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心理,我也是多么渴望老師的笑。童年時,每天見到老師,我都會特別關注老師的表情,如果老師會笑,我就會感覺老師一天都不會“發火”,不會布置太多的作業,不會批評同學,不會向家長投訴……一天都會美好地開心地度過,學習起來就特別安心和開心。
  小雅的小紙條,就是我童年的寫照?,F在身為教師的我,從教已經十多年,為什么教著教著,卻變成了不會笑的人呢?小雅是鼓起多么大的勇氣來提醒我,希望我多笑一笑呀。
  反躬內省,我需要改變:我要笑對學生,做愛笑的老師!
  第二天,班會課上,我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我們一起笑一笑》。第一個環節是:看“笑”圖,笑哈哈——讓學生看各種“笑圖”,醞釀笑、感受笑、開懷笑;第二環節是:做“笑”臉,學會它——讓同學之間體驗笑,可以講笑話,可以扮鬼臉,讓笑聲感染別人,感受笑的美好;第三個環節是:用“笑”容,你我他——讓笑化解平時的小摩擦、小矛盾,了解笑的作用和魅力。整節課,我和學生完全沉浸在笑聲中。我看到,學生見我開懷大笑,他們的笑更加純粹和燦爛。這節“笑”課,就此改變了我在學生心目中不笑的印象,漸漸地,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積極學習,課后學生還喜歡和我在一起聊天說事了。
  二、笑,是培養“懂事”學生的秘密武器
  在我們的少兒時期,假如有教師或家長將我們當成大人看時,便頓時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了,儼然作出一副小大人樣,頃刻懂事了許多。這種心理,這時不妨稱之少兒的“成人意識”,而現在“這種”成人意識”也存在于我們身邊孩子們的思想中。身為教師,就要讓學生覺得老師沒有把他們當小孩看,而是把他們當大人,這樣更使學生自覺自愿地約束了自己頑皮、幼稚的一面,表現出成熟的一面。
  記得那次秋游活動——參觀博物館。出發前,學生都把書包變成了零食包,里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零食,異常興奮。可是,出發時,學校下達了命令——參觀不許帶零食。大家一聽,立刻炸開了鍋,都不愿意把零食留下,有的悄悄藏起來,有的立刻就撕開包裝吃起來,還有的還公然對抗就是不拿出來,只有小部分“懂事”的學生,徹底把零食留下。
  面對學生“不聽話”的現狀,筆者首先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后舉起背包,笑著對學生說:“大家猜猜我的背包里有什么零食?”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轉移到了筆者的背包上,紛紛好奇地猜測:“老師會帶些什么零食?”有的說是巧克力,有的說是薯片,有的說是餅干,還有的說是水果。學生每猜一樣,筆者都大笑地搖搖頭否定,筆者的笑把學生都感染了,好奇心更強烈了,剛才那“不愿意”的情緒漸漸消失。最終,班長忍不住了地說:“老師,我們猜不著,可以讓我們看看嗎?”筆者等的就是這句話。筆者讓班長上前打開背包,只見他探頭一看,表情先是愕然,隨后立刻哈哈大笑:“哇!老師的“零食”真特別!”同學們一聽,更好奇了,紛紛要求看一看。于是,筆者打開背包,把里面的“零食”抖了出來。學生一看,哎!老師帶的不是零食,而是外出參觀用的急用藥品。課堂一下安靜下來了,筆者笑著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這次秋游是參觀博物館,博物館是不允許吃零食的,你們是四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要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好低年級弟弟妹妹的榜樣,做一個‘懂事’的小大人啊?!睂W生聽著筆者的話,看到筆者的“零食”,終于明白了筆者的用意,紛紛從背包拿出所有藏著的各種零食。
  這次“零食”風波,筆者用“笑”之以情,“曉”之以行的方式,改變過去板著臉下命令的強硬方式,讓學生在“懂事”中把“不愿意”變成“我愿意”。
  三、笑,是開啟學生心門的金鑰匙
  小青是一個“不會笑”的學生,當然老師也沒有對小青笑過,因為小青每天都惹麻煩,每天都惹老師生氣,每天對著小青這種惹是生非的學生,誰還會笑得出來?
  但,事情還是有“奇跡”的。那天升旗儀式上,筆者站在小青的旁邊,發現他的禮儀服紐扣扣錯了一格。筆者悄悄指給他看,并示意他轉過身來,筆者快速地把他扣錯的紐扣重新扣上,并順手幫他把胸前戴歪的紅領巾擺正,完了還沖他滿意地笑了笑。奇跡就此發生,小青看見筆者沖他笑了笑,他竟然靦腆地沖筆者笑了。
  升旗儀式結束后,筆者陪他并列走回課室,筆者一邊走一邊對他不停地贊美:“你剛才會用“笑”感謝我,挺懂禮貌的,如果平時多一點微笑,你就更讓人喜歡啦。升旗時,我還看見你一直都站得直直的,敬隊禮也特別認真,特別標準,做得真好!”小青認真地聽著筆者的贊美,表情越來越愉悅,當快到課室時,他竟然笑著對筆者說:“老師,謝謝您!”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筆者用自己的笑,給予小青愛與信任,打開他關閉的心門,讓“笑”跑到了小青的臉上。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曾說:“教師的微笑對學生來說,是理解,是信任,是鼓勵,是寬容,他們從微笑中感受著老師的愛,對生活充滿了自信。教師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笑容,是暖暖的陽光,是潺潺的清泉,是縷縷的春風,是絢麗的花朵……”
  教師,需要“笑”。笑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有價值卻又不需要花我們一分錢的東西,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語言。
  蘇格拉底曾說他自己雖然無知,但能幫助別人獲得知識,好像助產婆一樣,雖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夠幫助新生命誕生。身為教師,我們雖然不能強迫學生笑,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笑,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讓他們成為能夠笑對人生的人。
  參考文獻:
  [1]張克山.淺議班主任的微笑在構建和諧班集體中的作用[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
  [2]張忠.哲學修養[M].中國:湖南大學出版社,2011.
  [3]焦曉駿.每天,面帶微笑走進課堂[J].教師,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